三伏天是最濕熱最悶熱的時候,通常在這個時候人們更容易中暑,大家隻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隻有在三伏天才是最熱的時候。那麼為什麼隻有三伏天才最熱呢?下麵就由三八女性網的小編來帶大家好好的去了解一下是怎麼回事吧。
1.三伏天是什麼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2.三伏天吃什麼
吃點雞肉,剛剛進入伏天,由於太熱,人體需要補充多點的營養,雞肉這時候可以有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伏天吃苦,在炎熱的夏天,吃點苦有利於去肝火,去除人們所表現出來的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推薦吃點苦瓜,同時去火的食物,還有牛奶西紅柿等。
吃點薑,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因為薑有補陽氣的作用,同時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也可以喝點薑茶來代替薑。
即使天氣再熱,也要記得吃麵食,以補充人體所需。俗話說的好“頭伏餃子二伏麵,三伏烙餅攤雞蛋”,就是這樣的道理。
選擇時令果蔬,補充人體的維生素,比如胡蘿卜、檸檬、莧菜等,以調節胃腸功能,減少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情況出現。
3.為什麼三伏天最熱
首先這與太陽的角度有關。每年的夏天太陽直射在北半球上,北半球獲得的陽光最多,太陽的光和熱被大氣層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達地麵的多。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長,陽光照射的時間也長,地表吸收的熱量遠大於支出,這就使地麵一天天聚集的熱量增加,溫度持續增高,在三伏天期間地表熱量的積累達到高峰。同時在副高的控製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地麵輻射增溫。
其次,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陽光接近直射的日子,但由於夏至時,地表濕度較小,地麵吸收的熱量晚上會散發一大部分,所以並不是最熱。而進入伏天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麵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也就最熱了。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正是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製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麵輻射增溫。
4.三伏天怎麼防暑
一般來說,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防曬霜。可以多喝些淡鹽水和綠豆湯,消暑又補充水分。
雖然說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老話,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可別追求“練三伏”,大熱天裏運動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意外,最好以散步、太極拳等舒緩運動為主。在伏天裏健身運動一定要注意補水,如果補水不及時,可因缺水引起的血流過緩導致心梗、缺血性中風等急重症。補水應該選擇溫開水,不要因為天熱就喝很涼的水。運動後,大汗淋漓一定不要立刻洗澡尤其是洗冷水澡,因為突然的冷刺激會導致血管的痙攣,引起意外。正確的做法是,運動後先休息十多分鍾,待身體的汗自然蒸發後,體力有所緩解後再洗澡。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會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心煩、焦躁、易怒。夏屬火,與心對應,很多人出現脾氣暴躁、心煩失眠等症狀,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易使人煩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謹防情緒中暑。
那麼,怎樣預防情緒中暑呢?建議保持心情舒暢,重視心神的調養,是預防情緒中暑的關鍵。在三伏天多安心靜養,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現“情緒中暑”,建議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
夏日炎炎,綠豆湯大受歡迎,但此湯不宜多喝,更不能當水喝。想消暑,煮湯時將綠豆淘淨,用大火煮沸,加入適量冰糖,10分鍾左右即可,湯色碧綠,比較清澈。根據個人喜好,亦可放入百合、蓮子、紅棗等。隻為清熱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爛,這樣的湯色渾濁,消暑效果較差,但清熱解毒作用更強。
但要注意,脾胃虛弱的人不一定要喝綠豆湯,可以吃綠豆粥,將大米或小米和綠豆同鍋煮粥,對脾胃起滋補作用。
總結:相信大家在看了這篇文章後對三伏天都有大致的了解了,三伏天避暑是很重要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暑。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給大家帶來的有關三伏天的知識了,文章中還介紹了三伏天避暑的小方法,大家要是覺得有幫助的話就多多關注一下吧。
推薦閱讀:
三伏天,吃什麼?練什麼?防什麼?
三伏天該給孩子吃什麼好?
最熱三伏天 三伏天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