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1、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老北京人很喜歡喝的就是酸梅湯了,它可以有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2、綠豆粥
綠豆水是三伏天養生防中暑的重要食物,綠豆亦食亦藥,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3、茯苓鮮荷粥
荷葉1張(鮮、幹均可),鮮紫蘇10片,茯苓50克,鮮淮山100克,薏米3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先將荷葉、紫蘇煎湯去渣,把茯苓、淮山、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根據口味下適量糖或鹽入鍋。茯苓鮮荷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神經內科 心理谘詢)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4、山藥排骨
三伏天炎熱濕氣重,人體排汗嚴重,鉀鈣微量元素流失嚴重,容易傷陰耗氣,此時最應該食用補血益氣、滋陰養脾的食物。山藥排骨是極好的滋陰食材,並帶有補鈣之效。
2.三伏天如何避暑
伏天降溫防暑,要注意,多休息好。夏天本來就是晝長夜短。睡的晚,起的早些。所以,要注意保證自己合理的睡眠。
夏天出汗多,不要等到極度口渴了的時候,再去喝水。要時時備上涼白開水。隔一段時間喝上一些。解暑的飲品,綠豆湯之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天氣悶熱,潮濕,防暑的同時要注意祛濕氣。情緒不要過於煩躁。多雨潮濕的季節,一些有關節疾病的人要多留意。
出門帶好防曬的工具,遮陽傘,墨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塗抹防曬霜。最好不要再烈日下行走。
夏天鍛煉,最好選擇,早晚,溫度稍低的時候,最好避免一些運動過於激烈的項目,可以轉為慢跑,散步,或者是遊泳。
夏季出汗多,消耗量大。不用吃的過於的清淡。要適當的補充鹽分。蛋白質等。一些水果蔬菜,還有瘦肉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3.三伏天養生要注意什麼
1、最好少開空調
空調可以迅速降溫,但常吹空調會影響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體自我調節的降溫過程,長期呆在空調房中,人體對溫度的調節能力就會降低,中樞調節能力下降,會引發各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用風扇代替來降溫。還可以多開窗。
2、補水時可選擇喝點綠茶
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補水時,可選擇喝點綠茶。因為伏天人體流失的不僅是水分,很多電解質也會流失掉,綠茶不僅有清熱去火的功效,其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可以對人體流失的電解質進行迅速補充,進而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
3、伏天最好洗溫水澡
天氣熱,不少人會選擇直接用涼水洗澡降溫,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做法。專家表示,伏天最好還是洗溫水澡,水溫在35℃—37℃為最佳。這個溫度比皮膚溫度高,卻比體溫低,很適合消暑散熱。需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涼,選擇用較熱的水洗,其實這樣也不對。溫度過高可能會使浴室中含氧量降低,容易發生因缺氧導致的暈厥。
4、綠豆祛濕又健脾
伏天濕熱較重,易導致脾虛,要注意健脾護脾。專家表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綠豆有健脾的功效,可適當喝些綠豆粥祛濕健脾。我國傳統醫學還認為,綠豆煮湯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等食療功效,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