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階段容易長胖

2018-03-24 11:05    劉榮

想要減肥的朋友們,你們有了解造成自己肥胖的原因是什麼嗎?最容易長胖的幾個階段是什麼時候?盲目實施減肥計劃不但達不到減肥的效果,還會讓自己身心俱憊,隻要找對方法才能對症下藥,到時候可以事半功倍哦,接下來跟著三八女性網一起來了解一下肥胖的小知識吧。

1.形成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們的慣性思維總是告訴我們一定是沒有勤加鍛煉,或者是吃太多造成的,其實這隻是造成肥胖的兩小點,有沒有考慮過有些體質肥胖是天生的?天生的吸收效果比普通人好一點,接下來我們詳細的來講解一下造成肥胖的因素吧,了解後才能更好的實施減肥方案哦。

  一、遺傳因素

  遺傳不僅僅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同樣與消瘦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認為母親對子女的身體胖瘦的遺傳更加密切,一般來說母親肥胖那麼子女的肥胖的可能性是75%,同樣母親消瘦,子女消瘦的可能性也是75%。由於中國長期的貧窮狀態下導致了代謝比較慢的人更加容易生存下來,於是導致了節儉基因的出現,導致更多有著這種節儉基因的人占多數,於是在食物豐足年代出現了很多的肥胖者。

  二、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是造成人體肥胖的直接原因,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攝入的熱量比消耗掉的熱量多,從而導致了熱量轉化為脂肪堆積在人體內,但是有的人吃得並不多也出現了肥胖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吃的東西不多不代表吃進去的熱量不多,由於飲食結構的問題,這些人可能攝入的熱量並不少,所以導致了肥胖。

  三、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會出現下降,所以這就造成了人在20歲的時候吃進去同樣的東西不會胖,但是40歲的時候吃進去同樣的東西就會發胖。

  四、性別因素

  男性的基礎代謝率要明顯高於女性,絕經後的女性更加容易出現肥胖,這是因為代謝率的不同,絕經後的女性更加容易出現肥胖,同時由於性別的原因,男人與女人的飲食習慣、飲食量和運動量也存在著差異,所以性別往往也決定肥胖。

  五、運動量

  運動量比較大的人就不容易肥胖,這是因為運動消耗掉了很多的熱量,運動量比較小的人就比較容易出現肥胖。所以想要減肥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六、環境因素

  人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習慣和時尚趨勢都是影響人體胖瘦的重要因素,生活環境的變化可能會意味著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比如美式生活方式就比較容易造成肥胖,比如人的壓力比較大,社會競爭比較激烈等都會造成肥胖的發生。

形成肥胖的原因有哪些.jpg

2.哪些階段容易長胖

  一、節食後的1-3年

  臨床心理學家說:停止節食後人體更容易發胖。原因是停止節食後,新陳代謝率降低10%-50%,徹底恢複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希望你們盲目相信那些節食成功的人,因為隱藏的危害可能一兩天,一兩個月,外人都看不出來。

  二、找到一份新工作

  當你開始一份新工作,不僅意味著你要和一群新同事打交道,琢磨新主管的工作風格,努力想要在這裏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這都是無形的壓力。為了能完成自己的期許,很多人會提高工作強度,忽略好好吃飯,暫停運動習慣等等。

  三、新婚期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婚後婦女體重大約增加2.25公斤、男人1.8公斤。營養學家認為:新婚夫婦用更多的時間廝守在一起,體重可能會增加。要想避免這種情況,他建議兩個人一起鍛煉。比如打打球,晚飯後散散步。

  四、產後

  婦女懷孕期間都會發胖,從臀部和大腿開始。如果體重增長11.25~15.75公斤,產後一年可恢複到孕前的狀況。分娩後一般不可能很快減肥。懷孕期間女人們都會發胖,一般來說從臀部和大腿開始囤積脂肪。如果體重增長11、25~15、75公斤,產後一年可恢複到孕前的狀況。孕婦每次做檢查的時候,醫生都會強調體重不能超過9公斤。這樣不僅能防止寶寶在胎中體重過大,也有利於媽媽們減肥。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生完孩子後,女性一般會在10年內增加20磅。生了孩子的女性都會多了7%的機會變胖。這時候,激素的改變也沒有幫助。懷孕刺激胰島素的增加和脂肪的積聚。

  五、停經前後

  研究指出,在這個時期,我們會在八年內增加12磅的體重。脂肪燃燒率下降32%,這可能是由於在絕經後婦女雌激素降低所造成的。想要減肥,你一天就要消耗200個卡路裏。確保自己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纖維素,堅持吃低脂食物,因為你身體消耗脂肪的能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平時需要多吃水果,增加奶製品、穀物和薯類的攝入。經常吃水果可以明顯降低衰老的速度,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可延緩衰老過程,而大量的維生素可維持細胞的正常分化。

  六、病愈之後--處於康複階段,食欲往往猛增

  大病初愈,均有一個自然康複的過程,此時食欲往往猛增,以往睡眠不佳者也常常臥床即寐。非重大的消耗性疾病,諸如外傷、節育手術、闌尾切除、子宮切除、卵巢切除等術後,若養得時間過久,飲食過剩,活動鍛煉過少,體態便會豐滿起來。

最容易長胖的階段有哪些.jpg

3.熬夜會長胖嗎

  一、熬夜相當於加了半頓餐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人與睡眠充足的人比起來,每天要平均要多攝入300卡的熱量。更吸引眼球發現是:女人晚睡,比男人更易長胖。因為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女性要每天會多攝入329卡的熱量,而男性則多攝入263卡的熱量。而女性身體的代謝率低於男性,這些因為晚睡而多攝入的熱量很有可能讓晚睡的女人變胖。多攝入329卡這就相當於每天又多吃了半頓飯。

  二、最胖莫過“熬夜+吃零食”

  人們進食是為了獲取熱量,但其實熱量卻有好壞之分。一般來說,來自於澱粉或精製穀物類食物的熱量是“壞熱量”,因為它們在被吸收的過程中,會使血糖出現一個很高的峰值,這種作用在人們進食餅幹、薯片、薯條、早餐麥片,以及甜點時表現得更為突出。“好熱量”則來源於食用粗製油、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各類堅果,未經加工的各類食材以及低溫下烹製的動物性食品。但事實上,睡眠不足的女性更傾向於食用各種零食、比薩餅、薯片、糖果以及冰淇淋。

  三、熬夜就是與自己的身體搏鬥

       熬夜時你體內激素們的水平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體內生長素的水平升高,而生長素可以刺激食欲。體內瘦素的水平會降低(瘦素是會提高機體代謝率從而使人體變瘦的激素),廋素原本是可以抵製饑餓感的,綜上,體內的生長素與瘦素一聯手,熬夜的人就會覺得空前的餓。太餓了,硬要不吃也難。所以說熬夜就是一場自己身體的搏鬥。

熬夜會長胖嗎.jpg

4.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一、打鼾

  胖人比瘦人更容易打鼾,這雖不是什麼大病,但同樣影響健康,睡時容易憋氣,幹擾配偶或室友的睡眠。

  二、背部疼痛

  過重的身體會加給背肌、韌帶、筋腱等過大的曲張力,從而導致背痛,時間久了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還有,鼓凸的腹部也容易引起背痛。

  三、腳部疾病

  專家說:“—雙可以支持50公斤重量的腳,硬要它支撐70公斤以上的重量,是太辛苦了,也超過了它的負荷量了。”由於你全身的重量都是由腳來支撐,故趾甲深陷肉中、雞眼、老繭和各種腳病多半都發生在肥胖者身上。

  四、影響壽命

  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以一個人的體重,做為預估壽命的標準。據其資料顯示,如果比按身高計算的“理想體重”輕的話。可以活的更久。

肥胖的危害有哪些.jpg

5.如何預防肥胖

  肥胖應以預防為主,應使人們認識到其危險性而盡可能地使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預防肥胖症應從兒童時期開始。目前,將肥胖理解為“病理環境中的正常生理過程”,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環境,而不是代謝缺陷的“病理”影響或者個體基因的突變。由於遺體因素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必須通過調控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飲食及適宜的體力活動,來控製體重的上升。基於這種新觀念,各國政府都致力於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的預防計劃。  總的說來有3種預防措施,即普遍性預防(universal prevention),選擇性預防(selective prevention)和針對性預防(target prevention)。

  普遍性預防:是針對人口總體的,以穩定肥胖水平並最終減少肥胖發生率從而降低肥胖患病率為目標。通過改善膳食結構和提倡適當體力活動以及減少吸煙和飲酒等來改變生活方式,最終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達到普遍性預防的目的。

  選擇性預防:旨在對肥胖高危人群進行教育,以便使他們能和危險因素做有力的鬥爭,這些危險因素可能來自遺傳,使他們成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針對易於接觸高危人群的地方進行,如學校,社區中心以及一級預防場所,方法是從教育入手,加以具體的幹預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對兒童采取這種預防措施後已經使肥胖的患病率從15%減少到12.5%。

  針對性預防:主要是在已經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學指標但仍不屬於肥胖的個體中進行,目的在於預防體重的增加以及降低體重相關疾病的患病率。這些人發生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性極高。已經存在體重相關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高危因素的個體應當成為針對性預防的主要對象。

如何預防肥胖.jpg

6.減肥存在哪些誤區

  減肥誤區一:水果多吃不會胖

  一些人喜歡吃水果,以為水果含維生素C多,又好吃,一次可吃500克,甚至1000-1500克。還有一些女性在閑暇時,常順口吃些點心、蛋糕,衝杯麥乳精或吃塊巧克力等零食。以為吃些水果喝些飲料,可以使皮膚潤澤。有的為減肥不吃正餐而以點心和水果充饑。結果不但不能減肥,相反成了增肥劑。我們先看看它們所含的熱量:一杯麥乳精或一塊50克的奶油蛋糕含熱量160千卡,一塊巧克力(50克)約200千卡,100克蘋果約65千卡,而50公斤 體重的婦女每天所需的熱量為1750千卡。除正餐以外,稍不克製這類零食熱量,就會大大超過,從而使身體發胖,如果不食正餐以水果和點心充饑,不但增肥而 且還會造成營養不平衡。例如一天不吃主餐,隻吃1—1.5公斤香蕉等水果熱能可達1000千卡熱能攝入了,加起來一天攝入2000千卡以上的熱能從而導致 肥胖症。

  減肥誤區二:隻吃菜不吃飯就能減肥

  有一種理論認為,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多吃菜少吃飯。因為吃飯容易長胖、吃菜比吃飯有營養,因而有些欲減肥的人就盡量少吃飯多吃菜。近日,台灣醫界人士對這一理論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多吃菜少吃飯不科學,要減肥保持體型還是要吃碳水化合物食物。近年來,台灣多數人已養成了多吃菜少吃飯的習慣,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愈來愈低,油卻愈吃愈多,醫生說,人的飲食感主要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油脂,也就是吃飯才會飽,高油脂的食物吃多了,不容易產生飽感,反而容易長胖,因為1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是4大卡,油脂卻是9大卡。還有,人們喜歡吃的一些成品主食內含的油脂也很高,卻往往被人們忽略,如雜糧麵包、全麥麵包、堅果麵包等,油脂含量往往超過35%,因為這些食品如果不添加油,口感會很粗糙生澀,而牛角型的法國麵包香滑油酥,更是含有一半的油脂。

  減肥誤區三:蛋白質可以多吃

  有些人以為蛋白質是補肌肉的,多吃點雞蛋、牛奶、瘦肉問題不大,如果您也這麼想,那您就大錯特錯了。肌肉是根據您身體的需求而長的,也就是看您鍛煉身體的強度而生長的,不會因多吃而長肌肉,多餘的蛋白質人體會把它轉換成熱量。每天蛋白質攝取量因不低於70克,多一些無妨,多太多不宜,不要超過150克,分成二餐攝食,任二餐皆可。蛋黃每天可吃一個。肉皮含大量動物油,是高熱量物質,不宜吃;蛋黃含大量膽固醇,不可多吃。蛋白質攝取量不宜多,應是每天的副食。

減肥存在哪些誤區.jpg

7.如何正確的認識肥胖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大家都必須要明白造成肥胖的原因,正確認識肥胖,才能夠做到科學合理的減肥。肥胖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身體的代謝和內分泌功能改變也會引起肥胖;體內的脂肪細胞肥大或者是數量增多以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等也會引起肥胖;另外,精神因素、藥物因素以及腸道問題等也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

 如何正確的認識肥胖.jpg

  總結:肥胖容易引發很多疾病,會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努力積極的減肥吧,不管是為了穿漂亮的衣服還是鍛煉身體,都是值得去做的,希望看了上述文字的小夥伴會讓你對肥胖有所認識,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更多減肥小知識可關注三八女性網。

推薦閱讀:

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女人最易肥胖的四個階段--怎麼飲食才能減肥

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小編教你見招拆招!

想了解更多美體資訊,請訪問: 美體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324/1034988.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