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是什麼?
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或稱後天免疫缺乏綜合征,英語: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譯為艾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的反轉錄病毒感染後,因免疫係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綜合征,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而這種綜合征可通過直接接觸黏膜組織(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門等或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而傳染。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
2.艾滋病診斷的標準有哪些?
1.HIV感染的診斷:
①流行病學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靜脈注射毒品史、 輸入未經抗HIV抗體檢測的血液或血液製品、 HIV抗體陽性者所生子女或職業暴露史等。
②臨床表現:各期表現不同,見下述。
③實驗室檢查:診斷HIV感染必須是經確認試驗證實的HIV抗體陽性,而HIV-RNA和P24抗原的檢測有助於HIV/AIDS的診斷,尤其是能縮短抗體“窗口期”和幫助早期診斷新生兒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診斷標準:病人近期內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HIV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即可診斷,或僅實驗室檢查HIV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即可診斷。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後6周初篩試驗可檢出抗體,幾乎100%感染者12周後可檢出抗體,隻有極少數患者在感染後3個月內或6個月後才檢出。
(二) 無症狀期診斷標準:有流行病學史,結合HIV抗體陽性即可診斷,或僅實驗室檢查HIV抗體陽性即可診斷。
(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續不規則發熱38℃以上,>1個月;
(2) 慢性腹瀉次數多於3次/日,>1個月;
(3) 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以上;
(4) 反複發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複發作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蟲肺炎(PCP);
(7) 反複發生的細菌性肺炎;
(8) 活動性結核或非結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樞神經係統占位性病變;
(11)中青年人出現癡呆;
(12)活動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蟲腦病;
(14)青黴菌感染;
(15)反複發生的敗血症;
(16)皮膚粘膜或內髒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診斷標準:
①有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HIV抗體陽性,加上述各項中的任何一項,即可診為艾滋病。
②HIV抗體陽性,而CD4+ T淋巴細胞數<200/mm3,也可診斷為艾滋病。
3.艾滋病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1、一般性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欲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係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癡呆等。
5、皮膚和粘膜損害
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潰爛。
4.怎樣預防艾滋病?
(1)潔身自愛,不去非法采血站賣血,不涉足色情場所,不要輕率地進出某些娛樂場所;
任何場合都應保持強烈的預防艾滋病意識;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嚐試吸毒。
(2)生病時要到正規的診所、醫院求治,注意輸血安全,
不到醫療器械消毒不可靠的醫療單位特別是個體診所打針、拔牙、針炙、手術。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與他人共享剃須刀、牙刷等,盡量避免接觸他人體液、血液,對被他人汙染過的物品要及時消毒。
(4)注意與艾滋病病人的接觸
給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時,注射器應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汙染的物品應進行徹底焚燒。病人的器皿及醫用器械要專人專用,如病人的刮臉刀、牙刷、毛巾、茶杯等應專人專用,排尿、排便後要用肥皂洗手,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5)應禁止HIV抗體陽性者獻血及提供其它體液。
應告訴患艾滋病的婦女,不要口對口給嬰兒喂食;月經期應特別處理好經血,不得使之汙染他物;性生活時要采用避孕套,以防感染他人。同時,盡量說服病人不要懷孕,因為懷孕期可以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後代。
(6)病人的性伴侶、配偶要定期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
對抗體陽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員,在有條件的地區也要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查。
相關閱讀:
艾滋病能活多久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如何調理艾滋病 艾滋病應該怎麼改善
艾滋病最基本的飲食建議 艾滋病應該這樣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