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氣重怎麼調理
用艾葉泡腳或洗澡:平時可以運用中藥來發汗、祛濕。艾葉就是祛濕很好的中藥,每個星期用艾葉煮成熱水等降到皮膚適合的溫度就可以拿來洗澡,不能兌涼水。或者堅持用艾葉每天晚上泡腳,也可祛除體內的濕氣。艾葉藥店有賣或端午節曬幹保存。
用薑汁發汗:有時淋了雨、或感染了風寒可以用熱辣辣的薑汁驅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薑汁有效的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生薑性溫,能溫中驅寒,健脾護胃。俗話說的好:“冬時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平時做菜的調料也少不了生薑,煮粥時也可以放點生薑。
中藥祛濕氣:祛濕氣的中藥有: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川萆薢、茯苓、百合、蓮子、砂仁、法夏等等。一些愛好冬泳的人每天都會用芡實、薏苡仁、茯苓、百合、赤小豆打成粉後煮粥喝,這些中藥對祛除體內淤滯較多濕氣很有效果,同時又健脾養胃。
均衡飲食:平常少鹽,宜清淡,戒煙戒酒,忌生冷食物、冰飲或涼性蔬果,如生菜、西瓜、大白菜、苦瓜、螃蟹、茄子、蓮藕、黃瓜、柿子、菠蘿、梨等。每天做菜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多吃點熱性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荔枝,橘子,薑,紅糖等等。
生活環境:春夏交替之季雨水多,濕氣較重,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不能直接睡到地板上。空氣中水分會直接下降,地板上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沒幹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幹身體的水份,把頭發吹幹,避免淋雨。
室內保持幹爽: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麵。注意預防外麵的濕氣趁機進入身體產生濕氣。體內的濕氣重除了自身習慣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麵濕氣誘發內濕,忌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下生活。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使得室內空氣幹爽。
有氧運動:現在的人多是動腦多、體力上消耗少,長期待在空調房內,很少會出汗。平時多做做有氧運動如:跑步、健走、遊泳、瑜珈、跳繩等的運動,有助微循環。還可做拔罐祛濕氣。
2.吃什麼可以去濕氣
1、紅豆
大家在對於紅豆的認識隻是僅僅限於補血的功效上麵的,其實紅豆還有有著去除濕氣的功效,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在出現體內有濕氣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紅豆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排除,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濕氣。我們除了可以用紅豆進行去除濕氣之外,我們還是可以將它做成美食的,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2、玉米須葉
挑幹淨的玉米須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濕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濕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須子葉子,曬幹可以喝一年,這樣省的沒有玉米的季節弄不到。
3、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4、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濕、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赤白帶下等症。白扁豆的補脾除濕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5、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淨晾幹用鍋炒,鐵鍋幹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裏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衝芝麻糊一樣衝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6、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胡蘿卜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除此之外,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身體濕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濕,一舉兩得。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種,不然上火就麻煩了,青椒或者普通的紅辣椒就好,不要吃辣椒醬,那裏邊一般加的不僅僅是辣椒,有可能加其它的東西使辣味提升。
3.濕氣重的症狀
1、常感到困倦、頭昏、身體發沉。
2、大便糖稀,馬桶不容易衝淨,排便有不盡感。
3、舌邊有齒痕,舌苔厚。
4、毛發和麵部易出油。
5、眼皮和四肢容易腫。
6、皮膚容易起濕疹。
7、食欲差、吃東西容易胃脹。
8、身體偏胖、肚子突出。
4.濕氣形成的原因
1.外因:淋雨下水、居處潮濕、冒受霧露等而形成,如秋冬過早晨練,長期夜晚洗澡遊泳,長期水中作業,久居地下室等,此為外濕。
2.內因:思慮過度,身體勞累,氣血虧虛,導致脾失健運,水液不能正常輸布而化為濕濁,或多食油膩、甜膩,嗜酒飲冷等而濕濁內生,此為內濕。
總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護理,防止染上濕氣。可以多吃去濕氣的食物,多運動,保持室內幹爽,有效避免濕氣入侵身體,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效率更高。PS:三八女性網小編建議,也注意不要去濕氣過頭導致上火,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