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水稀該怎麼辦
由於每位媽咪的奶水營養素含量會有所區別,在出現奶水長時間比較稀的情況下,要先確認是否由疾病因素引起的,如果確診疾病最好在診治後結合醫生的意見進行哺乳。如果由情緒因素引起的奶水稀的話,媽咪為了自身健康和寶寶的生長發育,可要做好自身調節。對於一般情況下的奶水稀,隻要做好飲食調節,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改變:
第一點:在哺乳時期,媽咪可以合理增加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特別是優質蛋白質、鈣、鋅、鐵、碘和B族維生素,同時要注意各營養素之間的合適比例,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熱比應分別為13%-15%、27%、58%-60%。其中,蛋白質攝入量每天控製在80g左右,可以從瘦肉、雞蛋、豬蹄、乳類及乳製品中攝取。脂肪控製在166g左右,可以從大豆油、核桃油、肉類等食物中獲取。碳水化合物控製在350g左右,可以從大米、紅薯、馬鈴薯、蕃薯、豆類、葡萄、桃等食物中獲取。
第二點: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如果媽咪體內缺鈣,在奶水稀的情況下,身體為了保證奶水中鈣含量的恒定,就會從媽咪本身的骨鈣中吸取,會造成媽咪骨軟化、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媽咪可以多喝鈣質比較高的湯水、多曬太陽。
第三點:補充水溶性纖維素。不少媽咪飲食中缺少維生素B1、B2、C等水溶性纖維素,改變了奶水中的營養成分,因此媽咪膳食中要注意合理補充。其中,常見的水溶性纖維素食物主要有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等。
第四點:一項對中國媽咪奶水調查顯示,除鈣含量低,脂肪含量、鋅和DHA含量偏少,應適量增加食用油、堅果、黃油、動物脂肪、海魚等,促進寶貝腦發育及視網膜的形成,提高免疫力。
第五點:盡量不要偏食。特別是對於素食媽咪,體內營養素不夠全麵,影響奶水的合成及營養成分。所以媽咪在哺乳期間要注意綜合營養的吸收,要記住自己不少一個人在吃,更為了寶寶。
第六點:擠掉前奶。一些媽咪由於前奶比較多,所以寶寶總是喝不到營養成分比較高的奶。這時可以先擠掉部分前奶,保證寶寶能喝到充足的奶水。但也要注意,前奶含有比較高的水分,所以前奶喂養時,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所以一般不建議擠掉,可以增加寶寶的吮吸時間。
第七點:媽咪在哺乳時要讓寶寶吃夠。不要有時間限製或者頻繁換乳房,這樣才能讓寶寶均衡地吃到前奶和後奶,保證全麵的營養。
2.什麼奶水會稀
奶水分為前奶、後奶兩種。一般情況下,媽媽在哺乳時前幾分鍾分泌出的奶水,裏麵的水分占較大比例,看起來比較清澈,這就是前奶。之後分泌的奶水就是後奶了,裏麵的營養物質較多,濃度大,顏色是白色。許多媽媽看到前奶就是以為奶水稀,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以下問題造成此情況:
媽媽營養不良
奶水的質量主要取決於媽媽的營養狀況。因為奶水中的營養物質是由媽媽提供。隻有媽媽膳食狀況好,奶水質量才有保證富含充足蛋白質。相反如果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營養補充不足或出現相對缺乏的狀態,奶水中的營養成分也會減少,比如維生素,媽咪的奶水看起來會稀。
油膩食物
無論媽媽營養狀況如何,都不能吃過多油膩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可稀釋奶水,使奶水變得稀澈。
情緒影響
媽媽的情緒也會影響奶水的分泌。如果媽媽多次或長時間出現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阻礙到奶水中營養物質的合成,比如蛋白質、糖、脂肪等。
疾病因素
有一些媽媽在哺乳期得了感冒或者乳腺炎而服用藥物,在藥物作用下,媽媽分泌奶水的質量就受到影響。
受季節影響
炎炎夏日,不少媽媽的奶水會自動變稀,以便使寶寶獲得充足水分。所以,寶寶若為母乳喂養,在夏季也不用額外喝水。
3.稀的奶水有營養嗎
一般來說,奶水稀或濃並不能代表奶水的質量不好,主要是由於成熟的奶水蛋白質和脂肪顆粒比較小,所以即使看起來相對稀、清澈的前奶也含有寶寶必須的營養物質,並不是營養不好。而且和牛奶、配方奶等相比,奶水中所具備的營養素和搭配比例、抗病因子都是牛奶和配方奶難以比擬的。奶水中前奶、後奶營養成分有所不同
前奶:含水量高,能為寶寶提供豐富的水分、蛋白質、維生素、乳糖、無機鹽及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對寶寶而言,具有很好的解渴作用。
後奶:含有比較多的脂肪,看起來顏色比前奶白,奶水也比前奶粘稠。後奶含有豐富的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能給寶寶提供許多熱量,讓寶寶有飽腹感,有助於寶寶各方麵的成長。
但如果一些營養不良或患疾病的媽咪,無論是前奶、後奶都比較稀的話,營養物質不足的情況下寶寶容易吃不飽,繼而影響到身體和智力等發育,此種情況的媽咪要注意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等輔助食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