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於網絡,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小的青少年,由於自身自製能力的不強,患上了網絡成癮。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網絡成癮是所有家長都要提防的噩夢,那對於網絡成癮,各位家長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便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1.網絡成癮如何判定
第一、時間標準。根據上網時間來判定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每周有5天以上接觸網絡,每天上網時間超過3個小時、上網內容單一,即說明存在網癮傾向。若每天上網時間達6小時以上,則說明有嚴重的網癮。
第二、依賴性標準。對上網行為有明顯依賴,隻要上網就情緒穩定,離開網絡就情緒消沉或情緒激烈難以控製,且上網時間越來越長。
第三、症狀標準。這也是判定網癮的主要標準。當上網者產生嚴重網癮後,一般會出現如下三個方麵的精神症狀:
(1)情緒反常。長期表現出兩種典型的情緒狀態:大多數(不上網)時候情緒低落、意誌消沉;偶爾處於情緒失控狀態,一旦麵臨外界刺激,就會失控,亂砸東西、打人殺人、甚至自殺自殘都有可能發生。
(2)智能下降。精神恍惚、大腦遲鈍、語言能力下降。具體表現為記憶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很快,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網癮患者一般語詞少,正常人講話是以句子為單位,而他們則是一個詞一個詞的講,且經常重複同樣的話語。
(3)意誌行為減退。對學習、工作,乃至生活都失去興趣,生活沒有目的,很多嚴重網癮患者,連洗臉、洗頭都不願意。
2.網癮有哪些危害
一、 強烈的依戀性:網絡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和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好轉。上網在其生活中占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絡,工作、學習動機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二、 情感淡漠: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係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絡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轉而在網上傾吐和宣泄。另外網絡成癮者由於家人對其上網的限製而與家人時常發生衝突。
三、 人際交往範圍變窄:網絡成癮者往往尋求較高的社會讚許性,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卻遇到了相對較多的困難,從而產生嚴重的社交焦慮。網上社交的遊刃有餘與現實生活的不斷遭受挫折,兩者的反差勢必導致更多的重複上網行為。網絡成癮者將自己的人際交往轉入虛擬的網絡空間,現實的人際關係逐漸疏遠或惡化,對周圍的人和環境采取逃避或對抗的態度。另外,網絡成癮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出現人際交往障礙。
四、 意誌力薄弱:網絡成癮者雖能意識到過度上網所帶來的危害,企圖縮短上網時間,但總以失敗告終。經過一段時間的強製戒除之後,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不可抑製地想上網,最後成癮行為反複發作,並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傾向。
3.青少年為何會有網癮?
一、精神空虛:孩子沉迷於網絡,最傷心的是父母。但許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的行為到了這種地步,其中許多原因是家長造成的。大多數家長平時忙於工作,對孩子的照顧隻是滿足於“吃飽了,喝足了,穿暖了,兜裏有點零花錢”,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煩惱是什麼,和同學有沒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裏尋求不到這種愛,於是就到網上尋找,他們會用化名和網友聊天、罵人、暢所欲言。
二、性格不良:除了家庭因素導致精神空虛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癮的重要原因。據觀察發現,容易上網成癮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獨、內向,不願意與人交往,當心裏有了矛盾、苦惱自己無法排解時,他們便去上網發泄,因為他們發現,網絡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鍵盤就操縱在自己手上,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說什麼就和網友聊什麼。很快,他就會迷上網絡。
三、環境影響: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詞,小至剛入學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對電腦都能駕輕就熟。各處的網吧也隨處可見,網上的東西良莠不齊,網吧經營者本著贏利的目的,為那些還沒有完全具備辨別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開方便之門,這樣很容易讓這些孩子在眼花繚亂的虛擬世界中迷失自己。
四、學習的壓力: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中國的孩子們在巨大的壓力下喪失了求知的欲望,機械地死讀書,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進而逃課,上網吧,沉迷網絡。
4.網癮能預防嗎?
一、建設青少年網站。當前,可建立專門為青少年服務的網站,通過服務來吸引青少年的“眼球”。這種網站的特色應旗幟鮮明、積極向上。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現有網站,就可以有效地整合網絡資源,節約教育成本,增強教育成效。
二、在網絡上宣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們對青少年一代的要求。互聯網是一個多種文化相互衝突與整合的世界,我們既要引導青少年正確利用人類社會的優秀文化成果,又要增強青少年的 “免疫力”,消除網絡上西方意識形態的無形滲透,這是網絡時代青少年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
三、構建網絡倫理的理論和實踐規範體係。網絡倫理,是在計算機信息網絡專門領域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特殊利益關係的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源於社會生活中的道德體係,又有別於現實道德。
四、推動網絡立法工作。應修改和完善現行法律中關於計算機犯罪的懲治條款,推動網絡立法工作。同時必須加強青少年的網絡法製教育,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
5.青少年有網癮該如何矯正?
一、要幫助孩子正確看待上網聊天或遊戲的作用。無論網絡有多麼的真實,畢竟都不能代替真實的生活,它隻是滿足孩子在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上的需求,不能因為上網而放棄一切。若有了這個理念作為孩子的指導,孩子上網時就會比較容易控製住自己。
二、對於自我控製力比較差的孩子,爸爸媽媽可請求同學與老師協助管理,通過綜合性的多方麵的監督和控製逐漸使孩子消除。
三、培養孩子的社交性,讓孩子能在網絡之外能有更多的朋友,而並非是隻有網絡一個天地,不要讓孩子脫離網絡之後感到“無事可做”,要讓孩子感受到網絡之外的溫情。
6.網癮是心理疾病嗎?
專家指出,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一、孤獨感增加:由於網絡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獨感逐漸強烈,於是,“網蟲”更渴望網中人的關注,如果有人送來訊息,或發來信件,“網蟲”都會十分驚喜和感激,這種孤獨感驅使“網蟲”每天檢查好幾次信箱。如果沒有信件,那種失落的打擊無異於小孩子哭著嚷著卻沒人理會。
二、自我約束力降低:由於網絡中的彼此不見麵,平常不敢說的話可以說了,不能做的事也可在網上實現。因此,網絡充分地暴露和宣泄壓抑在人們心理深層的需要和欲望。但這種無謂的宣泄帶來的後果卻是自我約束力的下降,沉迷於其中,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就無法繼續。
三、自我迷失感加劇:在網絡這個神奇的世界裏,到處充滿了信息,“網蟲”們常常感到手足無措,一不小心闖入遊戲,便會“流連忘返”。
總結:其實網絡成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所有成癮的孩子其實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家庭的一些印象。在柴靜采訪的節目裏,網癮學校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受過家庭暴力或遭受父母離異,所以,關愛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才是從根源上杜絕網絡成癮的關鍵。
相關閱讀:
網癮的主要症狀有那些
瑜伽可助消除網癮電視癮
網癮+坑媽,為啥9歲的她被頻頻點讚?原因竟然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