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氣是什麼
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
對於濕氣理解還有一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中醫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的說法。人如果夏秋淋雨涉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就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髒腑組織之中“安營紮寨”,並“長期居住”。
2.濕氣重有什麼症狀
1、感覺身體不適,胃部燜脹,惡心厭食,甚至四肢無力、感覺頭腦眩暈且多發熱,在午後尤為明顯。飲食習慣不科學,就容易造成腸胃病。
2、舌苔黃膩、食色無味,亦口幹、口苦;腹痛、易腹瀉。吃太多油膩油炸辛辣甜食冷飲的東西,(是太多,不控製住量)有時候體質弱的人還會造成口瘡潰瘍。
3、皮膚出現濕疹或疔皰;或者肢體關節處感覺微腫、疼痛,其原因之一:陰雨天淋濕不換衣服,或不馬上洗澡,或不喝薑水。
4、尿頻、尿急、尿少;大便秘結或黏滯。這是濕氣重會導致的症狀
5、總冒痘痘,在其臉上背上等等部位。脾胃功能的減弱,不能正常的把身體的都市和濕氣排出去。體內的濕氣和毒素越多的話,皮脂分泌量不斷上升,這樣就造成了痘痘的增多。
6、臉色發黑,脾胃中具有一定鐵質儲存量。但脾胃細胞受到損壞時,鐵質就會從脾胃流到血管當中,造成臉色發黑。
7、脾胃出問題最明顯感覺就是疲憊,但是這種疲憊睡覺也無法解決,讓人找不到原因。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主要原因是脾胃細胞受了損害,表現多為乏力、易倦、思睡等。
8、消化係統減弱,濕邪困擾脾髒,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9、長期大便不成型,體內肯定有濕氣。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濕氣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征。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3.濕氣重怎麼辦
1、多參加一些健身運動,因為運動出汗是可以很好地去濕氣,在運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同時還可以推動身體器官的運作,增強體內水份的代謝,加快濕氣排出我們體外的速度,並活化人體的氣血循環。
2、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在熱水裏放些艾草泡一下腳,這樣去濕的效果也會更好,同時也能夠加快全身血液循環。
3、有時吃些薏米赤小豆粥,因為粥裏的赤小豆有明顯的消腫、健胃之功效,若是想要在去除濕氣的同時健脾胃,那最好是將其熬成粥,可以讓其成分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同時還不會對脾胃造成負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