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緒有哪些 怎樣排解不良情緒

2018-04-27 14:54    劉鈺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的心情總會有不好的時候,現在生活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不良情緒也會增加,那麼有哪些表現屬於不良情緒呢?如果有了不良情緒應該怎樣排解呢?接下來三八女性網就來為大家介紹有關於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不好的情緒總會是有的,如果這些不好的情緒沒有及時的去排解的話危害也是很大的,所以掌握排解方法是很重要的,接下來三八女性網就來為大家介紹方法,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情度過每一天。

1.不良情緒有哪些

  淡漠:淡漠指的是一個人對外界的其他客觀的事物毫不關心,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在人際關係方麵給人的表現就是不合群,比較孤僻。

  狂躁:人一般產生狂躁的情緒,就是指這個人的情緒突然的高漲,變得突然的興奮,交際頻繁,有很多小動作等的出現,變得開始易怒,易爆,易生氣。

  多疑: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反複,而且特別不容易相信別人,老是去猜忌別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中的多疑,這是非常不好的一種情緒。

  焦慮:焦慮情緒指一個人對客觀的事物和人變現出來的不必要的緊張、不安的心情,經常憂思多慮,如果長時間下去很容易得焦慮症。

 不良情緒有哪些

2.怎樣排解不良情緒

  1、轉移情緒。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難免有挫折和失誤,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此時此刻,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麵去。

  2、憧憬未來。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隻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3、向人傾訴。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的方法。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

  4、拓寬興趣。興趣是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

 怎樣排解不良情緒

3.不良情緒有哪些危害

  當心情出現波動和異常的時候,很容易造成疾病的產生也容易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工作,情緒失控造成的各種並發症也是很多的。

  一、工作、生活、學習受到影響

  情緒因素導致出現不想工作、學習和分心的情況,影響學習情況,他人看到你的心情很差也會遠離你。

  二、身體健康影響

  不良的情緒會導致胃腸疾病的出現,人傷心的時候會感覺到胃脘疼痛,導致食欲變差或者暴飲暴食,從而給腸胃帶來影響,如:胃潰瘍、胃炎、冠心病,嚴重者還會導致出現胃出血等,另外想得太多也會導致頭疼,抵抗力下降,產生疾病。

 不良情緒有哪些危害

4.不良情緒有哪些運動方法

  1、打太極:打太極拳不僅要求四肢和身軀協調、動作柔、呼吸有節律,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排除雜念,有利於調節中樞神經係統,進而排解壓力。每天練太極拳20分鍾,減壓效果最佳。

  2、練瑜伽: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1小時的瑜伽可以提高體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水平,緩解焦慮,使人自信。

  3、自行車:騎30分鍾自行車後,運動者會感覺渾身更有勁。建議每周應中速或慢速騎自行車3次,每次15分鍾。

  4、普拉提:研究發現,練習普拉提有助於放鬆身心,改善睡眠。建議每周練習3次,每次1小時。

  5、舉啞鈴:一項研究發現,參試者每周進行低強度舉重運動3~5次,一個月後,其認知能力顯著提高。專家建議,每周應練習舉啞鈴3次,啞鈴重量最好為1.4~1.8公斤。

 不良情緒有哪些運動方法

5.吃什麼心情好

  1、低脂牛奶

  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綜合症的女性堅持每天吃1000毫克的鈣片,三個月之後,75%的人都更容易感到快樂,不容易緊張、暴躁或焦慮了。而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酸奶和奶酪,尤其是低脂或脫脂牛奶含鈣量最高。

  2、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就曾表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抗憂鬱劑來吃是有科學依據的。

  3、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給參與實驗的誌願者吃了100微克的硒後,他們普遍反應覺得心情更好了,而硒的豐富來源就包括雞肉。

  4、深海魚

  研究發現,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這不僅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更是因為住在海邊的人經常吃深海魚。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指出,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功效,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提高血清素的分泌。

  5、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的物質,可以提振精神和提高信心,並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吃什麼心情好

  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為大家介紹的不良情緒的表現,以及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隻要有了好的心態,任何事情都是會過去的。

推薦閱讀:

不良情緒最易促成6類皮膚問題

驚!不良情緒會讓痘痘叢生

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不良情緒,這些食物能幫你!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 健康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427/1041568.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