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怎麼辦 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哪些

2018-04-18 16:34    黃書琴

夏季是中暑的高發季節,每年的夏季都會有不少的人中暑,所以大家也應該警惕,中暑算得上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了,但是嚴重的時候也會威脅到人的生命。中暑了該怎麼辦呢?為什麼會中暑?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接下來就和三八女性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文章吧!

  夏季已經來臨,氣溫上升,但是真的熱得要命的日子還沒到呢,就算這樣我們也要提前做好防暑準備。中暑了怎麼辦?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哪些?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的話,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文章中是怎麼說的吧,希望大家喜歡,文章還有很多相關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1.中暑了怎麼辦

  1、停止活動並在涼爽、通風的環境中休息。脫去多餘的或者緊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應並且沒有惡心嘔吐,給患者喝水或者運動飲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3、讓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濕的涼毛巾放置於患者的頭部和軀幹部以降溫,或將冰袋置於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

  5、如果30分鍾內患者情況沒有改善,尋求醫學救助。如果患者沒有反應,開放氣道,檢查呼吸並給予適當處置。

  6、對於重症高熱患者,降溫速度決定預後。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組織損害越嚴重,預後也越差。體外降溫無效者,用4℃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1000~2000ml靜脈滴注,既有降溫作用,也適當擴充容量,但開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7、必要時,需行床旁血液淨化治療。

  8、加強監測和對症治療。

中暑了怎麼辦

2.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哪些

  1、氣候和環境的原因:夏天的7、8、9月,我地區的氣溫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期, 日平均氣溫達到32℃以上,濕度大於60%。

  2、自身原因:平時運動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動少,對疾病的抵抗力和熱耐受力較差。 特別對於新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環境,飲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

  3、其他:有時氣溫雖未達到高溫,但由於濕度較高和通風不良,亦可發生中暑。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饑餓、失水、失鹽、穿著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發熱、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心血管病、廣泛皮膚損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應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膽堿能神經藥物而影響汗腺分泌等常為中暑的發病因素。如果機體產熱大於散熱或散熱受阻,則體內就有過量的熱蓄積,引起器官功能和組織的損害致中暑。

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哪些

3.中暑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1、先兆中暑:在高溫或日曬下,出現頭昏、耳鳴、胸悶、出汗、口渴、惡心等症狀,這時隻要改善環境,充分休息,症狀很快會改善。

  2、輕度中暑:體溫高於38.5℃時,除先兆中暑症狀外,可有呼吸及循環衰竭早期症狀。經及時處理,也會很快好轉。

  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狀,體溫可高達40℃,並有昏迷、痙攣及呼吸、循環衰竭,還可以出現熱痙攣,導致低血鈉、低血氯、低血鈣及維生素缺乏。

中暑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4.夏季如何預防中暑

  1、喝水

  大量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尤其是高溫作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飲水。但切記,千萬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除了白開水,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喝茶、喝奶、吃水果等。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而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實在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最後,蔬果等想必也不用小編贅述了,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補水能力是超強的。

  2、降溫

  夏季出門,最好躲避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個時間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等;衣服也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織物,少穿化纖品類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3、備藥

  夏天如果經常在外麵,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隨身攜帶以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西洋參製劑(膠囊或含片、切片),針對氣陰虛弱體質,即平常體虛乏力、口幹咽幹,有益氣養陰功效;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針對胃腸不調體質,有和胃清暑化濕的功效;人丹、十滴水,針對出現了中暑的先兆者,即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無力等症狀。

  此類藥物有清暑醒神功效,但人丹中含有朱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丹參片,針對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異常症、高黏滯血症者,有活血化瘀功效。

  4、充足睡眠

  在高溫的天氣,人的體力消耗較大,容易疲勞,所以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使大腦和其他係統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點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睡眠時不要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中午可以小睡一會。有研究顯示,白天睡覺能有效降低身體溫度,而且中午最熱時,選擇睡眠可以有效避開高溫天氣,並能及時補充體力。

夏季如何預防中暑

5.哪些食物能防中暑

  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任何含糖飲料都不如白開水的價值大,因為純淨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後能很快被胃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同時調節體溫、清潔人體內環境。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式補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如果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無力。茶葉含鉀較多,約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

  綠豆湯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苦瓜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其實從理論上說最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

  陳醋夏季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而且有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

哪些食物能防中暑

  總結:相信大家在看過上麵的文章後,對“中暑了怎麼辦”以及“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哪些”的內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文章中還有很多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那就來三八女性網查閱資料吧!

推薦閱讀:

突然中暑怎麼辦  輕度中暑有妙招

中暑了頭痛怎麼辦呢

為什麼夏季容易中暑 導致中暑的原因是什麼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 健康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418/1039745.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