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人流需要注意什麼 做完人流不能吃什麼

2018-05-29 12:03    張震魁

對於大家來說做完人流肯定是要及時休息,但是大家對於做完人流休息是非常要注意的,那麼要注意什麼事項呢,下麵和三八女性網的小編看看吧。

1.做完人流需要注意什麼

坐月子123.jpg

  (1)人流後要注意休息靜養,不能馬上投入工作,更加不能做大量的體力活動,隻有這樣才能夠避免術後不良損害的出現。

  (2)流產後一定要注意個人的衛生清潔,尤其是外陰清潔更要注意,因為人流後子宮口還沒有完全閉合,很容易會引起細菌逆行感染的可能,因此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定時清潔,避免術後感染的可能出現。

  (3)流產後女性的身體非常虛弱,這個時候稍不注意就可能因為感染而引發一係列的婦科炎症,因此人流後至少一個月都需要禁止性生活,避免宮頸宮腔受到感染。

2.做完人流不能吃什麼

坐月子234.jpg

  1、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上一輩總會這樣提醒你“產後食物宜溫不宜涼!”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則凝固血液,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影響惡露的排出,還會使導致消化不良,胃腸功能失調,出現腹瀉等。因此,新媽們千萬別吃生、冷、硬的食物,生冷食物如雪糕、冰琪琳、冰涼飲料、冰鎮水果等,硬的食物如堅硬、油炸、油煎和肥厚,這些食物都是產婦要避免食用的。

  2、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對產婦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吃多了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並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後對嬰兒也不利。這類食物包括辣椒、丁香、茴香、洋蔥、生薑、芥末調味料和濃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3、不宜食過鹹食品

  過鹹的食物,如醃製品,其含鹽分多,鹽中的鈉可引起水瀦留,嚴重時會造成水腫。但也不可忌鹽,因產後尿多、汗多,所以排出的鹽分也增多,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來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過鹹食品包括鹹菜、鹹蛋、鹹魚、臘肉、熏肉等。

  4、忌食酸澀收斂食品

  坐月子期間,不宜吃酸澀收斂類食品,以免阻滯血行,不利於惡露排出。這類食物有蓮子、柿子、烏梅等。

3.做人流需要住院嗎

坐月子2343.jpg

  說到做人流需要住院嗎這個問題,想必是手術者非常關心的話題。首先我們知道人流手術從術前檢查到手術結束後的觀察,整個流程下來大概需要2~4個小時的時間。一般來說流產往往是不需要住院的,因為整個手術的過程比較簡單,隻要在手術後留在醫院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適當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4.人工流產危害有哪些

  人流後遺症

  人造流產雖然是一種小手術,但傳統的手術不能在直視下開展,有些醫院常常因操作不慎會引起一些並發症。若人流不全需要二次刮宮。如患者宮腔血流不暢,可設立宮腔積血,體現為疼痛難忍;一些孕婦還會發生人工流產綜合症,湧現低血壓、慢心率、大汗淋漓等。傳統的人工流產後遠期還會因刮宮時危害了子宮及宮頸內膜的基底層發生宮頸、宮腔黏連,設立月經血流不暢;或過度刮宮危害內膜基底層而致閉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

  施行人工流產手術,由於子宮頸狹窄,阻止經血外流,可能造成經血瀦留子宮腔,從而逆流到腹腔,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下腹疼痛,絕大部分患者不育。

  造成習慣性流產

坐月子3456.jpg

  人工流產次數過多容易形成習慣性流產。每次流產多發生於同一妊娠月份,其通過與一般流產同等。初期流產的原由常為黃體性能欠缺、甲狀腺性能低賤、染色體特別等。晚期流產最常見的原由為宮頸內口渙散、子宮哼形、子宮肌瘤等。宮頸內口渙散者於妊娠後,常於妊娠中期,胎兒長大,羊水增多,宮腔內重力添置,胎囊向宮頸內口特出,宮頸逐漸短縮、擴張。患者多無自知症狀,胎膜破爛,胎兒則可隨之排出。

  子宮穿孔

  多次懷孕,進行人工流產,使子宮壁軟而薄;或作過剖腹產,子宮肌瘤剔除術等,子宮上有瘢痕。在擴張子宮頸、探針測子宮腔、吸、刮等人工流產操作過程中,都可能造成子宮穿孔,發生危險。屢次手術,子宮內膜受到反複鉗刮,使子宮壁變薄,內膜越來越少,會導致月通過少、婦科炎症、終身不孕甚至死亡。年青期的孩子各種器官沒有發育開竅,異樣簡單因流產而導致慢性盆腔炎、月經特別、宮腔積血、手術後閉經等。

  坐月子能吹空調嗎在我國傳統觀念裏,產婦坐月子總是被保護在一個“密不透風”的環境裏,有的甚至被子、長袖裝、長襪統統派上用場。炎炎夏日,坐月子可以開空調嗎?夏季坐月子可適當吹空調,能預防疾病如濕疹等,但應控製在26攝氏度左右。

    三八女性網的小編總結:相信大家通過以上文章可以知道做人流之後是需要注意很多事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確的對待做完人流的自己或者女朋友的身體哦,隻有愛惜身體就會要去坐月子,所以大家一定做完人流後要做月子哦。

推薦閱讀:

做完人流後吃什麼最好,人流後多久可以吃水果

男生吃什麼可以長高需要注意什麼?

做完人流手術後吃什麼營養品恢複的快?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 健康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529/1046920.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