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2018-04-05 08:35    楊浩

每逢4月5號就是我們的清明節,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可能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這個放假上麵,畢竟上了那麼多天班,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說,你沒有想著回家去祭奠死去的親人,那你倒是有一些不孝了,如果說,三天假你一天都沒有時間就說不過去了。

  清明節有個習俗,就是掃墓,你知道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嗎?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會經常帶著我們去他們的爸爸媽媽目前掃墓,這就是我們最早對掃墓的認識。其實,掃墓這也是一種中華文化的流傳。接下來,跟著三八女性網的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1.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祭掃是我國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流傳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一直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明祭掃,以示不忘祖先,不忘先人,家族有人脈流傳。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隻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2.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談到清明節,有點曆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曆史人物介子推。據曆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隻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隻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幹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4.婦女可以去掃墓嗎

  孕婦清明節不宜去掃墓。清明節掃墓時一堆人又是打掃又是跪拜,還要放鞭炮、燒香和金紙,造成了空氣和噪音的汙染,且清明天晴容易中暑,下雨容易滑倒,還有就是清明時節天氣乍暖還寒,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孕婦可能難以控好情緒,且過度傷心,可能會傷及身體。這些後果都是孕婦不能承受的。所以清明節孕婦最好不要去掃墓,可以在家祭拜祖先。

  此外,孕婦應遠離陰暗場所。孕婦與幼兒在清明前後要多注意,不必去墓地,多遠離陰暗的場所為好,除非特別的情況,要去的話一定要配上護身符。如果是女性掃墓去的話,最好是要避開例假的時間,滴天居士建議懷孕的婦女最好也別去掃墓,在家祭拜下就可以了。

婦女可以去掃墓嗎

5.為什麼掃墓不能拍照

  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在中國,祭祖並不隻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不二堂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麵失衡。因此給親人掃墓時要專心致誌,不要東張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為什麼掃墓不能拍照

  三八女性網小編點評: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的法定休假日,這一天給我們放假給我們是為了祭奠死去的親人,悼念他們的亡靈。這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老年人對這個比較重視,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就漸漸的快忘記了這個習俗,在此小編提醒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祭奠死去的親人。


推薦閱讀:

清明節掃墓能照相嗎 清明節掃墓為什麼不能拍照

清明節為什麼經常下雨 清明節掃墓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要注意的 清明節掃墓注意事項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405/1037195.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