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節出生的名人有誰
在清明節的時候,很多的名人也是在這幾天出生的哦!想必你和我一樣也是很好奇有哪些名人的,接下來三八女性網的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不同國家的名人都有介紹的哦!趕快看一下吧!
4月4日
1882年4月4日——德國將軍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出生,曾任命為魏瑪共和國的總理。
1909年4月4日——中國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郭永懷出生,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914年4月4日——法國文學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出生,代表作有《廣島之戀》、《情人》等等。
1949年4月4日——著名美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出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1960年4月4日——中國香港攝影師、導演劉偉強出生,代表作品《朋黨》、《無間道》、《傷城》等等。
1965年4月4日——美國電影演員、製片人,小羅伯特·唐尼出生。代表作品《狗》、《卓別林》、《甜心俏佳人》、《大偵探福爾摩斯》等等。
1970年4月4日——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主持人,林依輪出生。代表作品:《愛情鳥》、《火火的歌謠》、《城市之間》等等。
1978年4月4日——韓國演員、歌手金賢政出生,現為SBS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其下藝員。代表作品:《Legend》、《千年之愛》、《壞女孩》。
1978年4月4日——中國台灣歌手楊宗緯出生,代表作品:《鴿子》、《原色》、《初愛》、《True Colors》等等。
1979年4月4日——中國台灣華語影視女演員、主持人、歌手陳喬恩出生。代表作品:《薰衣草》、《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等等。
4月5日
1588年4月5日——英國政治家、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出生。
1622年4月5日——意大利數學家維維亞尼出生。
1876年4月5日——愛國主義教育家張伯苓生於天津。
1900年4月5日——美國影星斯賓塞·屈塞出生,因其表演以含蓄自然著稱,被譽為“演員中的演員”。
1916年4月5日——好萊塢影星,格裏高利·派克出生於美國,曾四次被提名奧斯卡獎。
1955年4月5日——日本愛知縣漫畫家,遊戲角色設計者,著名漫畫《阿拉蕾》、《七龍珠》作者鳥山明出生。
1976年4月5日——西班牙著名足球明星莫倫特斯出生。
1984年4月5日——韓國女演員、模特申敏兒出生,畢業於韓國東國大學。
1990年4月5日——日本著名男演員三浦春馬出生,代表作品:《Fight》、《戀空》、《最後的灰姑娘》等等。
1988年4月5日——韓國女演員、歌手楊智媛出生,女子組合SPICA成員之一,代表作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離婚律師戀愛中》、《Secret Time》等等。
2.清明節的由來是怎樣的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清明節最開始 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3.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複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曆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麵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麵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複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4.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掃墓祭祖
中國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蕩秋千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裏也安設秋千供皇後、嬪妃、宮女們玩耍。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放風箏
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總結: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於清明節出生的名人有誰,以及清明節的由來是怎樣的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對於清明節的相關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文中還有為大家介紹清明節的一些習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閱讀: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 由來及習俗吃什麼
清明節是哪天 清明節上墳需要注意什麼
2018清明節是哪天 2018清明節放幾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