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足口病的症狀是什麼
手足口病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生,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剛開始的時候,他會有低熱的現象,還會出現腹痛,然後就會有口腔潰瘍,由於疼痛會拒絕飲食,同時手和腳都會出現皮疹的症狀,但是不會出現瘙癢的感覺。經過一定時間之後,它是可以自愈的。
2.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喜歡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裏撕咬,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3歲以上的發病率較高。
1.常見托兒所或是公共場所人群密切接觸傳播。通過被病毒汙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嚨分泌物(飛沫)傳播。
3.飲用或食用被汙染過的水和食物。
4.小兒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蒼蠅叮爬過的食物。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常見的腸道病毒中柯薩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薩奇病毒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
3.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病,普通的病例和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是一樣的,損害、危害不是太嚴重。但對於重症的病例,因為會損傷到神經、呼吸、循環係統,所以比較嚴重。而且手足口病發病比較凶險,對兒童危害比較大,一般遇到手足口病,最好及時就醫。
4.足口病怎麼治療
普通病例治療
1、加強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2、對症治療:發熱、嘔吐、腹瀉等給及相應處理。
3、病因治療:選用利巴韋林等。
重症病例治療
1、合並神經係統受累的病例:
對症治療:如降溫、鎮靜、止驚(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
控製顱高壓:限製入量,給予甘露醇脫水,劑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據病情調整給藥時間和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塞米;
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1-2mg/(kg•d),分1-2次靜脈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劑量衝劑療法:甲潑尼龍15-30mg/(kg•d),3天後減量為小劑量;
呼吸衰竭者進行機械通氣,加強呼吸管理。
2、合並呼吸、循環係統受累的病例:
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建立靜脈通路,檢測呼吸、心率、血壓及血樣飽和度;呼吸衰竭時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根據血氣分析隨時調理。
5.手足口病的護理
1、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2、飲食營養: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6.手足口病的預防
本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及接觸傳播,因此預防上主要應做到:
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2、避免與患兒接觸,幼托機構發現病人,要采取隔離措施。
3、平時應加強體質鍛煉。
4、調理脾胃,及早治療食積。
(1)加強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是控製本病流行的關鍵。及時采集合格標本,明確病原學診斷;
(2)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現病人,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擴散;
(3)托幼機構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4)被汙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應消毒,患兒糞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5)流行時,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寶寶勤洗手能提防“手足口病”
(6)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7)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8)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9)醫院加強預診,設立專門診室,嚴防交叉感染。
平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衛生和口腔衛生,這樣可以很好的預防手足口病。以上就是關於手足口病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手足口病的症狀是什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怎樣預防手足口病,這些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更多信息盡在三八女性網!
推薦閱讀:
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複發症狀是什麼
手足口病的晚期症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