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泡多久合適 黑木耳怎麼洗

2018-05-07 10:32    劉鈺

對於黑木耳來說,香脆是它的一個特點,這也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個原因。我們都知道在吃之前都要把它浸泡之後再去烹飪,那麼就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黑木耳要泡多久才合適呢?接下來三八女性網就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很多人買回來的黑木耳都是幹的,所以要吃的話那就要泡上一段時間了。如果泡的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是不好的,所以說黑木耳泡多久合適呢?希望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有所幫助。

1.黑木耳泡多久合適

  1、涼水泡:3-4小時

  木耳一般用涼水浸泡3-4小時左右即可食用,如果想要達到最佳漲發率可以用15-25度的水泡上8個小時。木耳是一種菌類植物,新鮮木耳中含有大量水分,幹燥後變成革質,用涼水浸泡,可以讓木耳慢慢吸飽水,變成新鮮時的半透明狀態。這也是泡木耳效果最理想的方法。

  2、鹽水泡:1個小時

  如果使用淡鹽水泡木耳可以加快幹木耳的漲發速度,在淡鹽水中,木耳隻需要1個小時即可,用鹽水泡洗木耳可以有效搓洗掉木耳中的沙子。

  3、熱水泡:15-20分鍾

  如果急著吃木耳而沒有提前泡木耳,熱水泡木耳是一種應急的方式。熱水泡木耳一般需要15-20分鍾左右。不過,不可否認,熱水泡出的木耳漲發率低,而且口感綿軟不脆爽。

  4、微波爐泡:4分鍾

  微波爐泡發木耳隻需要4分鍾。將幹木耳放入一個較大的容器中,加適量水後給容器蓋上蓋子,然後在微波爐中用高火加熱4分鍾,取出木耳即可。

 黑木耳泡多久合適

2.黑木耳怎麼洗

  1、用溫水泡發木耳約10分鍾左右,加入少許澱粉抓洗,則附著在木耳上的細小髒物便脫離木耳,吸附、混存在澱粉的微小顆粒中。這時,撈出木耳,倒掉澱粉水,改用清水衝洗木耳,則可將木耳清洗幹淨。

  2、用鹽水(鹽約為幹木耳重量的10%)清洗,輕輕揉勻,待水變渾,便換清水淘洗。

  3、可在清洗木耳的水中加入少許食醋,然後輕輕地搓洗,沙土就能很快地去掉了,這樣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洗得很幹淨。

 黑木耳怎麼洗

3.怎樣挑選黑木耳

  1、眼看:凡朵大適度,耳瓣略展,朵麵烏黑有無光澤,朵背略呈灰白色的為上品;朵稍小或大小適度,耳瓣略卷,朵麵黑但無光澤的屬中等;朵形小而碎,耳瓣卷而粗厚或有僵塊,朵灰色或褐色的最次。

  2、手捏:通常黑木耳含水量要求保持在11%以下,取小量樣品,手捏易碎,放開後朵片能很好伸展,有彈性,說明含水量少,反之則過多。

  3、口嚐:純淨的木耳,口感純正無異味,有清香氣,反之多為變質或摻假品。常見摻假品用明礬水、堿水浸泡或用食糖水拌和,可用口嚐有無澀味、堿味、甜味加鑒別。

  4、水泡:朵體質輕,水泡後脹發性大的屬優質;體稍重,吸水膨脹性一般的為中等;體重,水泡脹發性差的為劣質。

 怎樣挑選黑木耳

4.黑木耳怎麼做好吃

  1、涼拌木耳

  將香菜洗淨切寸斷;紅辣椒切絲,將幹木耳用水泡發後摘洗幹淨。鍋中加入水燒開綽燙一下,過一下涼開水,將生抽、醋、鹽、糖、麻油調成調味汁待用。將香菜,紅辣椒、黑木耳放入容器、將調味汁倒入拌勻均勻即可。

  2、魚香肉絲

  將瘦肉洗淨切成絲,放入鹽、料酒,澱粉攪拌均勻,醃製片刻。 把胡蘿卜、黑木耳、青椒、分別切成絲,鍋中加入適量水燒開,放入胡蘿卜和黑木耳綽水至斷生,撈出稍瀝水分。

  3、木耳炒雞蛋

  將幹木耳用水泡發後摘洗幹淨。將蔥、青紅辣椒洗淨切段。 將雞蛋打散,鍋內放入適量油燒熱,倒入雞蛋炒熟後盛出備用。鍋裏再放少量的油,放入蔥、紅辣椒、煸炒出香味。倒入木耳翻炒, 放入雞蛋青紅椒煸炒片刻,加入鹽,雞精調味即可。

 黑木耳怎麼做好吃

5.吃黑木耳要注意什麼

  1、出血性中風的人慎吃黑木耳:經常吃點黑木耳能抑製血小板凝聚,能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還能防治冠心病,但是出血性中風的筒子由於凝血功能較差,所以要慎吃。

  2、黑木耳一定要煮熟吃:黑木耳中含有一種嘌呤核苷的物質,稱為黑木耳多糖。這種多糖隻有經過高溫烹飪才會溶解,食用煮熟透的黑木耳才有更好的食用價值哦。

  3、血脂異常的人要適量吃:血脂宜吃點黑木耳能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但不能多吃,每周吃2-3次就OK了。

  4、不適合和田螺、野雞、野鴨一同食用:田螺是寒性的,和黑木耳一起吃不利於消化。有痔瘡的人不能同時吃黑木耳和野雞,同吃的話會誘發痔瘡出血。另外黑木耳也不能野鴨一起吃,醬紫會消化不良。

 吃黑木耳要注意什麼

  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於黑木耳浸泡的時間,以及它的清洗方法,大家可以按照上麵的介紹去做,這樣才能更加的好吃,並且吃的健康。那麼這就行動起來吧。

推薦閱讀:

如何挑選優質黑木耳 黑木耳怎麼泡發最好

黑木耳怎麼燒

泡椒地梨黑木耳怎麼做好吃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 健康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507/1042504.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