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吃多了會怎麼樣 粽子為什麼不能多吃

2018-06-17 17:15    張震魁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粽子裏麵的糯米,所以吃粽子就毫無節製的飲用,對於這樣的習慣是最好改掉吧,不然那對於身體健康不好,一起和三八女性網的小編看看吧。

1.粽子吃多了會怎麼樣

  吃太多粽子不僅會影響正常的消化,還會傷害胃部。一般來說,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要停留六個小時,粽子是糯米做的,本來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或是粽子吃多了,停留在胃裏的時間則更長,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病。另外,臨睡前絕對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容易消化不良,從而影響睡眠。

粽子23231.jpg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粽子是一種用糯米製成的高熱量食物,因為它主要是由糯米製成,所以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果吃太多,那麼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有胃病的朋友也不要多吃,最好不吃。因為你的腸胃本來就不好,再加上糯米性溫滯氣,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2.粽子為什麼不能多吃

  從養生的角度講,粽子是藥膳的一種。包裹粽子的葉子多是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同時糯米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功效。中醫認為,端午節後,便進入夏季最熱的月份。由於苦夏難耐,上火、中暑現象容易發生,而此時常吃粽子,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

粽子2.jpg

  不過,粽子是一種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由於粽子多用糯米做成,粘性大,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瀉、腹脹、腹痛等症狀,肉粽子裏不僅僅是糯米,還加了大量的飽和脂肪,對於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來說,大量的葷油,顯然會給消化係統帶來負擔。因此老人、兒童,以及有胃腸道病的患者應少吃為妙。而肉粽子含脂肪較多,對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就不太適合;以紅棗、豆沙等做餡的粽子,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應注意限量;而以魷魚等海鮮做餡的粽子,痛風病人就盡量不要去吃了。

3.吃了粽子胃難受怎麼辦

粽子錢321.jpg

  普通人也要盡量避免空腹吃粽子。因為粽子是糯米做的,很粘,相當不容易消化,特別是晚上運動不足的時候,不僅會給胃帶來很大負擔,更加嚴重的還會造成腸梗阻,如果隻是單單的不消化,建議可以喝些熱水,熱敷肚子,輕輕按摩腹部,也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藥物進行一下調理 。

  吃健胃消食片試試。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不可貪食。

4.什麼人盡量少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較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若進食過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髒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製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粽子123213.jpg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合植物纖維多且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如果不加節製,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三八女性網的小編總結:相信大家通過以上文章可以知道粽子粽子為什麼不能多吃的吧,很多人都喜歡吃粽子,但是粽子手機一種高能量的食物,對於消化係統來說是一種負擔,所以大家在端午節的時候適量吃粽子對於身體健康來說是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吃不完的粽子怎麼辦 粽子吃多了會怎麼樣

吃粽子上火怎麼辦 為什麼會吃粽子上火

寶寶粽子吃多了怎麼辦 寶寶吃多了粽子怎麼辦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617/1049612.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