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有哪些常見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如何治療

2018-04-20 12:42    趙泰格

青少年時期是他們心理比較脆弱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心理疾病也是多發的時間。因為他們在這個時候本來就是逆反期,因此父母老師在這方麵就需要多多和他們進行溝通,避免產生一些心理疾病。下麵我們就去了解一下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

     青少年是心理疾病多發的一個群體,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而且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通常都是比較自我或者是逆反,因此父母老師就需要當合格的領路人,多和他們進行溝通。下麵就跟著三八女性網一起去了解一下相關事宜吧。

1.青少年有哪些常見的心理疾病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適當的自卑感可以激發自己去彌補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過度自卑會導致抑鬱,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學生由於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於表揚、指責多於鼓勵、懲罰多於引導。於是自認為無藥可救、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並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不少中學生由於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麵宣傳作反麵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3.孤獨心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人離不開群體,同樣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孤獨是一種認為自己被世人所拒絕、所遺忘,心理上與世人隔絕開來的主觀心理感受。孤獨感正是個人在群體中所產生的一種孤單、寂寞、無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狀態。孤獨是缺乏與人交往的結果,又是難以與人良好交往的心理問題。許多中學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願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一些中學生很少和別人交往,常常一個人背著大家獨自活動、寡言少語,他們人際關係疏遠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們內心卻感到孤獨。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社會心理和意識。有人把嫉妒說成一種根本的、普通的、強烈的心理現象,心理工定義說:嫉妒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感覺,是忍著痛苦去看待別人的幸福的一種傾向。它產生在當現時的和期望的各種關係受到威脅之時,是一種既羨慕又敵視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學,一部分學生漂亮的容貌、優異的學習成績、優越的家庭條件、受到老師的寵愛,常常會引發另一部分學生的嫉妒之心。他們越是關心和重視嫉妒對象,越有可能會讓絕望與恐懼感擊中,從而發展為憎惡、敵意、怨恨和複仇這樣一些惡劣的情緒。

  5.唯我獨尊心理

  一些中學生隻沉湎於自我實現和個人奮鬥中,處處都得以自己為核心,遇到稍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雷霆、躺倒不幹,或觸犯到個人一點點利益就斤斤計較,對集體麻木不仁,對社會漠不關心。在處事中,隻有別人關心他(她),他(她)卻從不去關心別人,一旦個人欲望滿足不了,就想方設法去損害別人和社會利益,以至於走上犯罪的道路。

  6.厭學心理

  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據調查,厭學學生在中學生中高達50.14%,其中初二最高,達66.18%。他們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感到學習沒勁,喪失上進的信心,學習欲望低下,重者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上課懶得開課本,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盼望著早點畢業以求解脫,更嚴重者根本不學習,終日渾渾噩噩,看到課本就頭痛,坐進教室就犯愁,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對老師缺乏感情,部分學生最終輟學流失。

心理疾病.jpg

2.心理疾病如何治療

  1、心理輔導。找人心理輔導是治療心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訴說來緩解心頭上的種種壓力,從而達到消除心理恐慌的目的。問題是,你一定得找一些對某種知識有相關性了解的專家,又或者是你的某個最好的朋友進行輔導。他們不會害你,更不會恐嚇你。反之會加重你疾病的負擔。

  2、轉移注意力。轉移注意力對治療心理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人之所以心理疾病加重就是因為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這一件事情上,而且沒有能解決的方法,甚至很絕望。如果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做一些能令自己覺得有成就、快樂的事情的話,對於心理疾病治療是能起到轉移的作用的。

  3、相信科學力量。眾所周知,以前的很多疾病到現在的科學年代都是可以治愈或者抑製的。科學的力量能夠讓你延長壽命。甚至可以把你的疾病治愈,不要過度的擔心,過度擔心會造成更多疾病。

  4、運動鍛煉。運動鍛煉能夠緩解心理疾病,從而讓身體產生一種愉快的舒適感。這對治療心理疾病是非常好的手段之一。

  5、參加集體活動。集體活動,能夠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手與手傳遞的溫暖,心和心的交融。在人與人相助支持、幫助的情況下。能夠治療心理疾病,提前離開心理疾病控製的陰影。

  6、淡化思維。人可以強迫淡化掉對心理疾病的思考模式,從根本上去了解疾病,去對待它。日子久了,就可能把這種疾病的思維模式給淡化掉。

u=3190673003,1672846210&fm=27&gp=0.jpg

3.青少年如何樹立正確的心理意識

  1.停止拿自己與他人比較

  比較你和別人擁有的事物會讓你變得很悲哀。當你有輛更漂亮的車或有份更好的工作時,這種類型的比較能滿足你的虛榮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但這隻是暫時的,因為這種心態最終會讓你去留意那些比你擁有更多的人。到了那時,你就不會再感覺良好了。

  另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是與自己比較。檢視自己的成長和收獲,評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思考自己的經曆和規劃。這將使你變得更積極,情緒更穩定,因為你不再與他人比較,不會再為他有你無的事情感到嫉妒了。

  2.培養豐富、灑脫的心態

  人們之所以會嫉妒一個人,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這一項。自己努力了那麼久沒有效果,而別人卻那麼輕鬆的得到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於是你的內心開始不平衡了。

  為了擺脫這種局限和破壞的心態,你可以讓自己灑脫一點,告訴自己,新的機會隨時都會有。灑脫的心態讓你獲得內在的情緒自由,並讓你更放鬆更積極。

  3.承認有嫉妒的心理

  停止與嫉妒鬥爭,承認它,接受它。這也許聽起來有點反常,但當你抵製一種情緒時,往往你卻給了它更多的能量。相反,若你接受一種情緒,你便能隨意地看待它,停止給它提供能量,最終這種情緒將會消失。

  4.認清嫉妒的危害

  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擊了別人,二也傷害了自己、貽誤自己。遭到別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別人的人一方麵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麵由於整日沉溺與對別人的嫉妒之中,沒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繼續延誤了自己的前途,一舉多害。認清這些是走出嫉妒誤區的第一步。

  5.正確認知

  我們要懂得用可觀的眼光去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別人取得了成績並不等於自己的失敗。

  “人貴有自知之明”。強烈的進取心是人們成功的巨大動力,但冠軍隻有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爭強好勝就一定能超越別人。一個人隻要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現實地衡量自己的才能,為自己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產生。

  6.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以公平、合理為基礎的競爭是向上的動力,對手之間可以互相取之所長,共同進步;還必須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7.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是老百姓常說的一句俗語,在心理學上叫“感情移入”。當嫉妒之火燃燒時不妨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捫心自問,“假如我是對方又該如何呢?”運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讓自己體驗對方的情感,有利於理解別人,有利於以致不良的心理狀態的蔓延,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為之有效的辦法之一。

timg.jpg

4.如何預防心理疾病

  培養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心理疾病與性格有很大關係,有人膽小怕事、怨天尤人、杞人憂天,遇事容易悲觀沮喪或惶恐不安,這樣的人在遇到困難或者壓力時,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有的人豁達開朗、積極樂觀、胸襟開闊,遇事時沉著冷靜、從容不迫,這樣的人心理就比較健康,出現心理問題就比較少。先天因素雖然對性格影響較大,但是也可以通過後天積極培養改變,比如遇事多往好處想,遇到困難時對自己說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先放一放,再大問題睡一覺都會過去,這樣你就會樂觀開朗起來。

  培養堅強的意誌品格。生活、工作、感情總是會有各種大事小事交織在一起,不論是什麼挫折或失敗,我們都要積極麵對,培養自己堅強的意誌品格,遇到困難時不屈不撓、不輕言放棄、多開動腦筋想辦法,也可向他人求助,這樣堅強的意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心,避免心理疾病的產生。

  提高自己心理抗壓能力。上學時,我們的壓力最多的就是來自學習的壓力,工作時我們的壓力來自於家庭、工作、感情還有人際關係,所以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要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去迎接各方麵的壓力,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壓能力,那些傑出的人就是有那股對抗各種壓力的韌勁,壓力越大他越強。

  處理好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緩解心理壓力、振作精神的良方,人際關係不好,我們會感覺處處不順,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感受到自尊和自信,可以更好的適應環境。與人相處時,多結交品格優秀的人,遠離品德不好的人,向優秀的人多交流和學習,對人品不好的人少計較,這樣我們也會越來越優秀,人際關係也會越來越和諧。

  調整自己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是身心健康的大敵,長期憂鬱、壓抑、消極和強烈的不悅等不良情緒不但容易引起心理疾病,還可引起某些生理疾病,因此當我們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調整自己,可以做一些喜歡的事,分散自己注意力,比如出去散步、唱歌、旅遊、跑步等。

  多向可以信賴的人傾述。傾述是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人的心理感覺是很微妙的,當我們心裏有事或者壓力過大時,我們常常感覺心裏有大石頭壓著一樣,而當我們將這些事給信任的人說出來,心裏的大石頭就感覺慢慢的的被移開,最後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所以要學會傾述。

  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當我們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時,向心理醫生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治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看心理醫生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要擔心看心理醫生就會沒有麵子,相反,當你有這種想法時,你的心理負擔又加重了,而且恰好有這種想法的人更容易患心理疾病。

timg (1).jpg

  總結:少年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要避免他們因此走向歧途。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給大家帶來的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治療的相關內容了。文章中還介紹了預防心理疾病的辦法。小編在這裏建議大家平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是健康的。

推薦閱讀:

生活中的哪些誘因會導致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如何和自我治療

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導致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麼

兒童心理疾病表現有哪些 如何防治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 健康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420/1040091.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