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方案:針對不同部位的祛斑方法

2020-07-24 04:34    chinalx1

經常與“斑點”戰鬥的MM知道斑點被分成不同的類型。但是你知道嗎?事實上,斑點就像粉刺一樣,長在斑點的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原因!你有沒有注意到,有時斑點在這裏生長,有時在那裏生長,你不應該在去除斑點的過程中平等地對待它們!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太陽穴、眼睛和尾巴上的斑點:

它與甲狀腺功能減弱、懷孕、更年期、緊張和心理休克有關。

▲眼睛周圍的斑點:

常見於因子宮疾病、過度流產和激素失衡導致情緒不穩定的患者。

▲臉頰上的斑點:

常見於肝病、日曬、老年更年期和副腎上腺功能減退患者的麵部表現。

▲發際的斑點:

與婦科疾病有關,如女性荷爾蒙失衡。

提醒:有些人喜歡用性激素來治療月經不調。他們認為這很簡單。你可以通過看藥盒上的說明來吃藥。結果通常會加重疾病或引起副作用。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眼瞼斑點:

這種情況在懷孕和流產次數過多的人和荷爾蒙失衡的女性中更為常見。

▲口腔周圍的斑點疤痕:

這可以在那些吃得太多的人身上看到。

▲下顎斑點:

可見於血液酸化、白帶過多等婦科疾病。

▲額頭斑點:

它們大多存在於性激素、副腎激素和異常卵巢激素中。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特別注意的地方:

月經疹

一些女性在月經到來前幾天會在臉上和身上出現紅斑。這在醫學上被稱為“月經皮疹”。它隨著月經的結束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

病灶

值得注意的是,由盆腔炎、內分泌失調等綜合因素引起的“病變點”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並伴有發黃、變灰和變暗的症狀。例如,30歲以上的女性有月經周期延長或間歇性閉經、肥胖、便秘等症狀。如果他們臉上的痤瘡不一定能治愈,他們應該進行婦科b超檢查,看看他們是否有多個卵巢囊腫。

黑眼圈是特殊的斑點。

黑眼圈特別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斑點。如果發現從內眥向下約45度的深棕色或淺灰黑色新月形條紋,可能是由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和性生活失控引起的。一般來說,年輕時不明顯,中老年人從眼睛上部到外眼角。它是半圓形的,不易褪色。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自製散斑減少掩模

據說這種麵膜是由印度的一位公主發明的。它能淨化和滋潤皮膚,使皮膚白皙、透明、柔軟、細膩。

所需材料:15毫升蜂蜜、一個雞蛋、50毫升脫脂牛奶、一茶匙檸檬汁和少量麵粉。

自製方法: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在麵粉中加入雞蛋,攪拌均勻,然後加入牛奶、蜂蜜和檸檬汁,再攪拌。

用法:均勻塗抹於麵部,15分鍾後用溫水衝洗,然後用冷水衝洗。溫水和冷水可以反複交替幾次,這更有助於收縮毛孔。

麵膜功效:能有效去除皮膚斑點,使皮膚潤澤光滑。

注意:自製麵膜適合油性皮膚。因為製備方法簡單方便,所以最好每次少做一點,然後馬上做。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自製中藥祛斑麵膜

配方:當歸、桃仁、丹參、白芷、白附子、白芨、玫瑰2滴、乳香油2滴、蛋清一半。

功效:當歸、桃仁、丹參促進血液循環,淡化色斑;白芷和白附子美白淡斑;美白白芨,去除皺紋和斑點;玫瑰和乳香油促進血液循環,淡化斑點,收緊皮膚,消除皺紋。

適用:該配方具有美白祛斑、緊致皺紋的功效。適用於暗沉、黑斑、細紋、鬆弛和老化皮膚。它適合所有季節。

製造步驟:

(1)將上述六種中藥粉末各50克混合裝瓶備用。

(2)然後將1小勺混合好的中藥粉末放入瓶中,放入碗中。

(3)加入蛋清,攪拌成糊狀。

(4)分別加入2滴玫瑰精油和2滴檀香精油,混合均勻。

使用方法:用小刷子將麵膜均勻塗抹在臉上,20-30分鍾後清洗,每周3次。

注意:小心敏感的女孩!

祛斑妙計:不同部位的祛斑法

自製玫瑰光斑麵膜

[配方]當歸、桃仁、白芷、綠豆、茯苓、白芨、3滴玫瑰精油、適量玫瑰水。

【功效】當歸、桃仁活血化瘀、祛斑。白芷、綠豆、白茯苓、白芨美白潤膚,玫瑰精油促進血液循環,淡化斑點,美白活膚;玫瑰水滋潤皮膚。

【敷貼器】該組配方具有活血祛斑、美白滋養的功效,適用於各種膚質的嫩膚、美白和保養。它適合所有季節。特別適合深色、黑斑和灰黃皮膚。

[生產]

(1)將上述六種中藥粉末各50克混合裝瓶備用。

(2)然後將1小勺混合好的中藥粉末放入瓶中,放入碗中。

(3)加入適量玫瑰水,攪拌均勻。

(4)加入3滴玫瑰精油,混合均勻。

【用法】用小刷子將麵膜均勻塗抹在臉上,20-30分鍾後清洗,每周3次。

[注] 100%純玫瑰精油價格昂貴,5毫升的零售價約為1萬元。用植物油稀釋的玫瑰精油相對便宜得多,稀釋的玫瑰精油也可以在這裏使用。然而,讀者在購買時必須清楚地詢問稀釋率。由於比例不同,使用時的劑量和效果也不同。

想了解更多美容資訊,請訪問: 美容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20/0724/1092243.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

  • 熱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