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起床氣該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

2018-05-21 15:21    郭釗媛

很多小孩子都是有起床氣這個習慣的,這可不是什麼好的習慣哦,可是該怎麼辦了,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下麵就和三八女性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孩子有起床氣該怎麼辦 

  1、保證充足的睡眠

  很多時候,孩子的起床氣都是因為睡眠不足。建議寶寶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

  2、提前告知

  前一天晚上告訴孩子,明天早晨你會及時叫醒他,並約定好不哭不鬧,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3、比孩子早起床,收拾好後再叫醒孩子

  如果媽媽先起床,忙完自己的事情後,就有更平穩的情緒叫孩子起床。

  4、使用光線叫醒

  可以逐漸調亮台燈,然後開著它,或是緩緩地拉開窗簾,也一樣有效。

  5、刺激孩子的嗅覺

  食物或其他香味氣體會刺激腦部,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起床前,做一些香味誘人的食物,讓孩子意識到有好東西等著他吃,慢慢地就會自然而然醒來。

  6、悅耳的音樂鬧鈴

  機械的鬧鍾鈴聲容易讓美好的早晨變得煩躁。因此,家長請選一些舒緩的樂曲,並用小一些的音量,通過聽覺係統傳達信號給腦部,使孩子醒來。

  7、給孩子5分鍾的緩衝時間

  可以和孩子約好,再躺5分鍾。在這5分鍾裏,媽媽可以用溫熱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孩子的小臉,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正在舒服地撫摸著她,放鬆的心情會讓孩子更容易醒來,也更容易心平氣和。

  8、不睡回籠覺

  規律作息習慣對設定生物時鍾非常重要,所以即使是在節假日,孩子一旦睜開眼,不要猶豫就讓他起床吧。

  9、教寶寶起床深呼吸運動

  寶寶起床後無精打采,就教他做幾組深呼吸,比如緩緩深吸一口氣,再把氣都吐出來,反複做幾次,讓身體充分接觸早晨新鮮的空氣,一天精神飽滿。

  10、使用同一個方式叫醒

  當父母找到一種孩子很滿意的叫醒方式,請堅持一直使用,不要沒事就變換方式。這樣每次都能成功地叫醒他,而且還能培養孩子對你的愛與依戀。

孩子有起床氣該怎麼辦

2.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

  1、前一天晚睡是最大原因

  通常隻要睡眠質量好,睡得飽,孩子醒來時都會精神十足的。所以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是預防起床氣的最佳辦法。

  2、家庭教養有問題,溺愛孩子

  通常孩子脾氣大,起床氣大的很大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可能是爺爺奶奶長輩等寵壞了,沒規矩了。

  3、寶寶長期起床氣大,小心心理有問題

  正常人睡了一覺以後應該是精神飽滿,但是如果長期的起床有起床氣的話,就要擔心寶寶是不是心理上有什麼不開心的咯。

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

3.對待孩子起床氣的錯誤方法

  1、憤怒衝進房間大喊

  留戀被窩,留戀潛意識夢境,是人的共性,帶有“到點還睡是錯誤的”這種指責性的叫醒行為、語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奪走,加上大噪音的驚醒,足以摧毀孩子幸福的早晨。

  2、一把掀開孩子的被窩

  這種方式不僅嚴重摧毀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溫度的變化,會突然襲擊神經係統,就算孩子“嗖”的坐了起來,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不建議家長去移動孩子睡眠中曾經拿著的、抱著的、蓋著的任何東西,那是孩子感覺安全的環境,千萬不要隨便搶走。

  3、粗暴的拍打孩子

  叫醒時碰觸孩子的身體,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極具殺傷力的,人類在潛意識的控製下,對於突然出現的身體“襲擊”,除了會嚇一跳外,還會反擊。在很多睡眠試驗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會馬上激怒一頭溫順的綿羊。

  4、反複嘮叨不斷叫喚

  有些父母會使用過5分鍾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這看似是給了孩子一些“啟動時間”,但實際上,孩子在完成切換和啟動的過程時,不斷被家長的叫醒打斷,每一次都要重來,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來。其實,在睡夢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號,當時人看似還睡著,其實腦部已經開始切換了,不需要反複叫,孩子啟動完成自然會起來。

  5、生活噪音叫醒

  有些父母不會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後產生的噪音來叫醒孩子,比如走路聲、洗臉刷牙聲、臉盆摩擦聲、談話聲等。這種方式雖然不會驚醒夢中人,但會讓孩子極度反感。因為在切換啟動的過程中,腦部的工作不斷被噪音打斷,不能在安全、安靜的環境中完成,導致煩躁醒來,有“起床氣”也很自然。

對待孩子起床氣的錯誤方法

  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的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孩子起床氣的一些內容啦,包括了:孩子有起床氣該怎麼辦、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和對待孩子起床氣的錯誤方法,孩子有起床氣是很正常的,但是使用正確的方法,孩子的起床氣還是可以治好的哦。

推薦閱讀: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家長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有壞脾氣?壞脾氣會不會遺傳?

孩子性格不好脾氣大該怎麼辦 如何培養良好性格的孩子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521/1045218.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