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怎麼處理 腳崴了怎麼消腫

2018-03-20 10:49    趙泰格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伴隨而來就是腫脹和疼痛,有的人的腳可能會腫的像饅頭一樣,嚴重的影響了日常的生活起居。很多時候人們都把崴腳當成是一件小事,以為過幾天就會好,其實崴腳有很多種情況,嚴重的就需要去醫院就醫了。

  很多人在平時走路不小心或者是劇烈運動的時候都會有崴到腳的情況,崴腳後馬上就會腫脹,疼痛,還會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崴腳了一定要處理得當,處理不好的話還會造成二次傷害。那麼崴腳了該如何處理呢?崴腳了怎麼消腫?下麵就由三八女性網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1.腳崴了怎麼處理

  冷敷。在受傷的頭24-48小時,要迅速將腳及踝部浸泡在冷水裏,或者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每次約30分鍾,間隔3-4小時一次。此時用冷敷所起到的作用,一是可以減輕疼痛,二是如果有毛細血管破裂,可以促進血管收縮,盡量減少出血。

  熱敷。當48小時過後,就要改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腳,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紅外線等熱療儀器。因為急性期已經過去,現在的目的是要活血化瘀,讓腫脹部位的血液循環順暢,同時促進組織滲出液的吸收,從而使炎症逐漸消退。

  局部按摩。崴腳後的前兩天,也就是需要冷敷的時候,絕對不能進行按摩,這樣會加劇毛細血管的破裂,令出血量加大,傷情更為嚴重。需等到改用熱敷時,再行按摩。並且力度和幅度不宜過重過大,應循序漸進。

  固定製動。扭傷後就不宜再使用傷腳行走,包括著地都應避免過早進行。如果隻是輕度扭傷,可以用張力繃帶將受傷部位包紮起來,同時注意休息,必須要下地時,也應用腳後跟著地。假如傷情嚴重,甚至有骨折,就必須到醫院用石膏固定,最大程度地限定腳部的活動,這樣才能盡早幫助骨折部位的愈合。一般固定時間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之間。

  合理飲食。“都說吃啥補啥,既然是骨頭方麵的問題,那麼多喝點骨頭湯總沒錯吧?"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然則實驗早就表明,骨頭湯中所含的鈣質微乎其微,維生素D也少得可憐,相反喝多了骨頭湯有可能會因為攝入過多的脂肪而引起高血脂呢。正確的飲食應該是注意均衡的營養,同時適當多補充一些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豆類、牛奶、蝦米、蔬菜等等,可以起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適當鍛煉。當去除了繃帶或石膏之後,可以按照強度遞增的原則給自己製定一個康複訓練的計劃,比如可以屈伸足背,這是在鍛煉踝關節的活動能力。不要一開始就練的太狠,容易弄巧成拙。

崴腳處理.jpg

2.腳崴了怎麼消腫

  用噴霧等外用藥物,使用在崴腳的腫痛處,以起到阻止腫痛的形成。尤其噴霧藥,不可以在實際傷口的情況下使用;且,遵醫囑,每天按時使用多次,方有效果。也可使用膏藥。

  晚上睡覺的時候,在受傷的那條腿的下麵,墊上一兩個枕頭,這樣抬高受傷的腳的高度,來減輕血液在腿部的流通造成的淤血更嚴重。

  崴腳的第二天,腫痛會更加厲害,淤血全部釋放出來,有些嚴重的,腳腫的像個大麵包,連拖鞋都穿不進去。從第二天開始,不要隨意走動,將崴腳的那條腿墊高。

  崴腳的第三天開始,腫痛和淤血達到極值,是該往回逐漸吸收恢複的時候了。因此,每天用熱水泡腳,裏麵加上活血化瘀的中藥來泡腳,加快血液流通,同時,加快對藥物的吸收。也可以搭配活血化瘀的口服藥物。

  三天以後,崴腳由於不行動,必然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通,受傷的腳甚至這條腿,不僅腫痛,而且冰涼沒有溫度。此時,用雙手輕輕的撫摸搓揉這條腿,以協助血液流通,也是協助腫痛消除。

消腫.jpg

3.腳崴了要注意什麼

  1、扭傷後,一定要快速的消除腫脹,防止血腫形成骨化。應抬高患肢,使血液回流暢通。

  2、不要強力地被動的行走,以防受傷的毛細血管不斷的出血。

  3、不要過度的按摩。

  4、不能用熱水燙腳。

熱水泡腳.jpg

  總結:崴腳是很常見的一種扭傷現象,但是還是要得到合理的處理方法。想必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應該都學到了一些處理知識。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網給大家帶來的有關腳崴了怎麼處理,腳崴了怎麼消腫以及腳崴了的一些注意事項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推薦閱讀:

腳崴了怎麼辦能快速好要注意什麼?

腳崴了怎麼判斷是否骨折呢

腳崴了什麼時候熱敷好呢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320/1034180.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