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南北為什麼差一天 北方怎麼過小年

2018-02-09 16:47    李盛

相信大家最近都聽說過,小年既然還分南北。而且南方過小年和北方過小年是相差一天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麵我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過小年南北為什麼差一天?北方怎麼過小年?南方怎麼過小年?

  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過小年會差擦一天,北方過小年和南方過小年為什麼會時間不同呢?這時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和當時古代一些政權有很大的關係。下麵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1.過小年南北為什麼差一天

u=3611797218,4281597913&fm=27&gp=0.jpg

  清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官宦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中國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區比較特殊,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麵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

  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2.北方怎麼過小年

t01af9692604c504e85.jpg

  餃子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過年過節必備,小年這麼重要的日子怎麼會少了它呢,老人們經常說小年吃餃子是給灶王爺送行,因此北方小年夜要吃餃子。

  吃麻糖自然也跟灶王爺有關係,北方一直傳承著這個習俗,也是人們期盼這一年能夠平平安安的象征。

  豆腐有“鬥福”的寓意,故北方人在小年的時候會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有的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儲存到過年的時候吃,人們希望福氣能夠成鬥成鬥地來,有個好兆頭。

  放鞭炮有迎平安、發大財的寓意,北方小年自然也少不了它。為了一年的平平安安,人們會買又大又響的鞭炮。

3.南方怎麼過小年

t01e05d4eff46de11e8.jpg

  祭灶王爺

  據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這一年年來的善惡因果,讓玉皇大帝決定對其的賞罰。

  因此在送灶王爺上天時,人們會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時乘坐的坐騎預備的料。

  祭灶時,還要把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以防灶王爺在玉帝那裏講這家人的壞話。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吃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撣塵掃土

  小年的前幾天,都會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土。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汙垢,也指舊過去的一年裏遇到的不快。

  民俗專家介紹,北方稱“掃塵”,南方叫“撣塵”,均意在清除所有汙濁,將不順、不快一並清掃幹淨,掃地出門,以一番新的氣象迎接新年的到來。

  貼春聯剪窗花

  寫春聯是小年的民俗活動。春節時,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神靈前、大門上、井口、牲畜圈、麵糧倉、樹上,處處需要貼上春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紅紅火火看著喜慶福氣。

  剪窗花、貼窗花也是小年較盛行的民俗活動。剪好窗花後將其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裏,會給家裏增添許多過年的喜氣。

  淋浴理發,擇取婚嫁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小編總結:相信通過這篇文章大家對過小年南北為什麼差一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小編在這裏建議大家不管是南方過小年還是過北方小年,隻要能開開心心的和家人一起團圓就可以了。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


推薦閱讀:

2018北方小年吃什麼  北方小年怎麼過

小年夜的來曆是什麼 小年夜有哪些習俗

小年糕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209/1017047.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