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要怎麼辦 你知道嗎

2017-12-22 10:56    袁湘成

現在是信息時代,因此很多人家中一般都會有電腦和手機,這來兩者都是必備的工具,現在已經我們已經離不開了,但是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疾病,電腦病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種疾病要怎麼治療呢?去看看吧。

   電腦病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主要的症狀是背部感到痛,關節炎等等的症狀,因此要注意保持休息,用電腦的時間要很好的控製,不要經常的熬夜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電腦病怎麼治

e4bekzm4exf9k1na.jpg

  1.腰背保健:辦公室椅子最好選擇有背靠、油壓及有滾軸設計。椅子有背靠,如坐位太深,可加上背墊承托腰背,令腰背保持正常的弧度,減低脊椎及肌肉所承受的壓力。椅子有油壓設計,可以調校座位的高度,令雙腳可平放地麵。而椅子有滾軸設計,可以坐著調校身體扭動的角度,藉此減少腰部勞損。

  2.鼠標及鍵盤:鍵盤及鼠標的高度要適中,鍵盤擺放的高度應以手肘屈曲約在80~100度。鼠標放置的高度應與鍵盤一致,對於習慣使用右手的人士,鼠標便應放在鍵盤的右側。長時間使用鍵盤及鼠標,易誘發腱鞘炎,這時可在鍵盤前加上腕墊或用毛巾自製腕墊,如此能承托手腕及減少手腕上提的高度。鼠標位置也可用毛巾做墊子。

12_141202153943_1.jpg

  3.電腦屏幕:屏幕應調校至向上傾斜約15度,坐好後,屏幕上的第一行字就與眼睛成水平角度。屏幕不要麵向窗戶,最少與窗戶成90度角,減少陽光的折射。在屏幕上加上過濾鏡,以減少輻射及靜電。為使視線與屏幕平衡,避免頭部經常垂下及頸部重複動作,可加上文件夾,但注意文件夾應能隨意轉換位置,以避免頭部長時間扭向一邊,引起肌肉過勞。擺好了電腦,不代表就隔絕了頸肩疼痛。使用電腦的不良習慣,一樣可能帶來疼痛困擾。養成好習慣,遠離疼痛:使用電腦每隔一小時應休息5至10分鍾,做柔軟操或局部按摩,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針對肩頸、上肢進行拉筋及肌力訓練,以增加柔軟度及肌力。

  4.放鬆頸肩的運動: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實在是老祖宗留給人們防治頸椎病的一個好方。遊泳:因為遊泳的時候頭總是向上抬,頸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鍛煉,而且人在水中沒有任何負擔,也不會對椎間盤造成任何的損傷,算得上是比較愜意的鍛煉頸椎的方式。

2.電腦病怎麼預防

01300000098342122593976846753.jpg

  1、頸部鬆弛運動:人坐下,眼前望,頭向前,頭部向左右轉動,幅度大但動作要慢,不要打圈,停4秒,重複8~10次。頭部向上,望向天花板,然後,下巴向下,緊貼心口,保持4秒,重複8~10次。

  2、腰骨:雙手放在椅背或兩旁,上身挺後,做上身向後的動作,做10~15次,令腰部不易緊硬。

  3、抱膝:坐著,雙腳平放,左右輪流抱膝,停4秒,每腳各做10~15次。

  4、腳部運動,可令腳部肌肉血液循環。人坐下,雙腳平放,腳尖用力向下蹬起兩邊足踝,停4秒,然後放下;再以腳板作支撐,做腳尖向上的動作,停4秒,重複10~15次。

  5、手腕運動,分左右手做,以左手將右手的手指和手腕拉後,然後慢慢的伸直手肘,直至手腕的前方感到拉緊為止,保持4秒,每隻手做8~10次。

3.電腦病的症狀有哪些

f11be116d92c9b53b5eacb27f0cc82be45108.jpg

  1.頸部及腰背:頸部轉動時常有聲響,容易“僵頸”。感到有硬塊及壓痛感。局部有刺痛感。嚴重時會出現頭痛、視力模糊、注意力減退,上肢有麻痹及疼痛等神經受壓現象。

  2.腱鞘炎:長期使用鍵盤或移動鼠標,手指不停地在鍵盤上滑動或者打字,導致長時間重複同一動作以及磨擦,引起腱鞘厚化和發炎,這就是腱鞘炎。手指盤受厚化的腱鞘壓迫,一活動就引起劇痛及局部出現腫脹。

MH9UKYRBDA~(4_5)BNG_CBB.png

  3.腕管綜合症:鍵盤的設計常讓用戶將手腕向上提起才能使用,但這個部分會令腕管變得狹窄,如長期下去,加上手部的屈指筋腱不斷在腕管內滑動,容易引起腕管綜合症、手部神經線及血管受壓,引致手部容易麻痹甚至肌肉萎縮。

  4.下肢:大多數人坐著工作,但如果坐著的時間過長,加上桌底的空間過窄,雙腿難以伸直,令下肢的血液不循環,雙足容易麻痹。而長期交疊雙足,可引致盤骨韌帶過於疲勞而造成拉傷。

   以上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有關電腦病的怎樣去預防、病因還有治療等等,主要就是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經常熬夜,加班,要經常活動身體,這樣可以減少電腦的傷害哦。以上僅供參考,詳細可資料專家。

相關閱讀: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怎麼治    

什麼是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怎麼治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 要注意什麼  

想了解更多生活資訊,請訪問: 生活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7/1222/976613.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