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護膚廣告欺騙人們經常洗臉和補充水分,超過了他們保護皮膚的需要。

2020-07-25 04:32    chinalx1

許多被廣告愚弄的女性,忽視了皮膚固有的調節功能,不加選擇地進行幹預,逐漸培養了她們對護膚品的依賴。我感覺自己好像5歲了,還沒塗精華素。我相信如果不塗眼霜,魚尾紋會加速?

防護膚品廣告忽悠 勤洗臉多補水未必護膚

皮膚不滑,覆蓋著更多的薄膜。

“是時候讓你的毛孔變細了。”每次我見到我最好的朋友莉莉,她都非常焦慮地看著我的臉。最近,她很樂意向我推薦一種品牌的微晶嫩膚顆粒。使用說明中的功效是“迅速去除老化角質,促進皮膚再生,撫平細紋,收斂毛孔”。據說它可以修複你們所有人的“擊碎子彈”。

"但是親愛的,除了氮化硼粉末和矽樹脂,還有什麼呢?"在她的指導下,我試著“微晶化”一次——擠出一點糊狀物,與水混合,用T形區域摩擦,然後把脖子伸向水龍頭...擦完臉後,我很不好意思地問了她這個問題。當然,下一個發言人隻能是我自己。

簡而言之,由氮原子和硼原子組成的晶體叫做氮化硼,它有三種主要結構。六方體的晶體結構類似於層狀石墨,但它是白色而不是黑色。它具有良好的潤滑效果,可用於各種工業應用,如減少軸承和滑動部件的摩擦。矽氧烷是指由矽氧烷化合物和矽氧烷相互連接形成的一種聚合物。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機矽因其潤滑性和生物適應性而在化妝品行業備受關注並得到廣泛應用。

在我看來,莉莉極力主張的精致光滑的效果主要是由於這兩種材料的物理特性。換句話說,你感覺到的滑動不是皮膚紋理的滑動,而是由附著一層“膜”引起的。然而,到目前為止已經“磨”了半年多的莉莉確實很享受。她已經準備好一個接一個地購買它,並且堅信她已經從歲月中偷走了永恒外觀的神奇公式。在她充滿危機感的想象中,一旦她不“磨”,很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那就是粗糙和澀。

防護膚品廣告忽悠 勤洗臉多補水未必護膚 經常洗臉和補充更多的水不一定能保護你的皮膚。

很久以前,我周圍的幾乎所有女人都開始被化妝品廣告和時尚雜誌所迷惑,陷入了一個更為瑣碎的皮膚問題。沒有什麼小事。僅僅被告知“它會加速你的衰老”就像被吹死一樣,你迫不及待地要花錢去糾正它。

例如,洗臉。麵對偶爾的浮油,有多少人對水基乳液和卸妝液舉棋不定?過度堅持的結果是洗得太用力,以至於一位日本美容專家曾指出所謂的“洗臉綜合症”。事實上,對一個人來說,每天洗臉過多是非常不好的——因為皮膚可以說有一定的自我清潔功能,當用異物洗得太頻繁時,就會出現紊亂,所以洗臉的人越多,痤瘡就會越多。

此外,化妝水噴霧很受歡迎。你看不到空在飛機的房間和駕駛艙裏,總是有人拿著一定頻率的瓶子,尤其是在幹冷季節即將來臨的時候。然而,你皮膚的原始水分很可能會隨著新噴的化妝水一起流失。所謂得不償失。

上述兩種方法的共同問題是,它們完全忽略了皮膚的內在調節功能而進行幹預。如果這兩篇文章與你無關,不要太早高興,看看是否還會有以下的衝動:我覺得我今天5歲了,沒有塗任何精華,我相信魚尾紋會加速到來,沒有塗任何眼霜...隻是,讓我告訴你,那些至少比普通潤膚霜貴5倍的精華液最多隻能多放一點矽膠,而它透明的外觀僅僅是因為增稠劑少了一點。眼霜也是如此。它和奶油在成分上的差異遠遠不足以彌補你需要支付的不合理的差異。

是時候考慮一下了:護膚品,護膚品,我們在生活中玩什麼把戲?

如果你問美容師護膚產品是否有依賴性的問題,大多數美容師肯定會搖頭否認。相反,產品開發人員會比較客觀。他們說,就像許多女人喜歡戴帽子一樣,除了成為一種習慣,更多的是她們背後的安全感。如果那些更厚更正式的帽子能給她這種感覺,他們隻能買下來戴上。

防護膚品廣告忽悠 勤洗臉多補水未必護膚

不要選昂貴的,選大的。

“我從來不關注貴得離譜的化妝品,”在一家相對有影響力的化妝品工廠工作了六年多的大學室友安琪在電話中告訴我,“那些成本真的太‘便宜’,可能不到價格的1%,我們支付廣告和包裝費用。”

許多化妝品成分已經出現在銅版紙的彩色頁麵上,其表麵與神話相似。生動的文字和圖片描繪了它如何傾注了科學家的靈感和心血,並產生了奇妙的美麗效果。

很少有人認為這些內容隻是廣告策劃會議上集思廣益的結果。

再說一遍,普通品牌的產品確實有相對更高的安全性,即使是生產化妝品的安琪也不能否認。

衛生部發布的2007版《化妝品衛生標準》列出了1286種禁用物質和406種限用物質。對於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各種物質,規範了毒理學試驗方法、衛生化學試驗方法、微生物試驗方法和人體安全功效試驗方法。龐大而複雜的名詞和操作步驟不是形式,皮膚問題不可忽視。

合格化妝品中說明書中提到的大多數化學成分的檢出率甚至低於藥品中的檢出率。一般來說,主要品牌會更嚴格地執行這些測試。

然而,那些贏得一票又一票的小品牌會無視這些規定,試圖通過各種狡猾的手段突破限製,將不負責任的產品推向市場。為了避免成為受害者,消費者應該記住遠離那些沒有來源和聽起來很美的“誘惑”。

中央電視台曾在2006年報道過“葡萄籽抗過敏鎮靜乳液”事件。數十名在美容院使用該產品的女性在短時間內大大改善了她們的皮膚質量。但是,停用幾天後,就會脫皮、浮腫,嚴重的話就和毀容沒什麼區別。

經調查發現,非法生產商在普通護膚品中添加糖皮質激素地塞米鬆(一種強效細胞調節劑,屬於1286個禁用類別),謊稱使用“全天然植物提取物”,誘導消費者產生“依賴性皮炎”,導致他們像吸毒一樣使用,否則將無法識別。

這裏的“依賴”這個詞比不戴帽子可怕得多。

想了解更多美容資訊,請訪問: 美容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20/0725/1092675.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

  • 熱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