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情侶開房 父母如此了事帶來這樣的後果

2018-05-03 14:49    劉榮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早熟,也越來越叛逆,談戀愛是很常見的事情,在不理解愛情的時候,錯將欣賞當做是愛情,然後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從來都不會考慮後果會變成什麼樣子,為什麼說學生時期的愛情是最純粹的愛情,可能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愛情真的就是隻會因為喜歡這個人就在一起了,不像現在還會考慮家庭、經濟條件、三觀是否相符等條件,青蔥歲月的愛情是美好的,但是出去開房就不可以了,跟著三八女性網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學生開房是父母的失職還是學校的教育缺失?

       關於中學生開房,新聞或者是報紙上總會爆出很多的悲劇,但是這麼多的悲劇卻沒有警醒各個家庭或者是學校,悲劇依舊在發生,家庭依然會破碎,為什麼哪怕爆出這麼多的事件,還是有這麼多的悲劇呢?因為這些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根本不會感同身受,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出任何事情,可是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等到發生的時候就隻有哭泣和謾罵,這就是中國式家庭,從來不會提前防備,隻會一味的指責和大罵,接下來會講述幾個故事,希望各位都能看到心裏去。

1.中學生開房真實案例

  故事是這樣的:吳先生在沈陽開了一家小型旅店,前不久,店內來了兩名背書包手拉手的“小情侶高中生”,要求開一間房住。因為沒有身份證,被工作人員發現並彙報給老板。吳先生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民警火速趕到並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將兩個孩子的家長喊來。看到女兒被人帶去開房,媽媽失聲痛哭:“平時,我對她管理挺嚴的,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她和男生玩,誰會想到,剛上高一,她就學會處對象了,還要去開房!”據沈陽晚報記者對事件的詳細采訪。原來,這對男女生早戀,當日下午,因為學校有事臨時提前放學,於是,男生便提出去開房,女生沒有多想,也沒有反對,便跟著前去了。最後,在民警的勸說下,雙方家長將各自的孩子帶回了家,把可能要發生的惡果扼殺在搖籃中。

  總結: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對於上述的事件,首先應該表揚的就是旅館的工作人員和老板,看到是中學生提前製止並提前告知兩學生家長,製止了一場悲劇。現在學生出去開房導致懷孕墮胎的事情層出不窮,到底是父母的失職還是學校教育的缺失呢?我認為都是有責任的,現在很多父母和孩子不知道怎麼溝通性這個話題,導致發生了很多的錯誤,直到發生了錯誤才開始後悔,這個時候已經晚了,還有就是學校,對於性知識的教育都是一帶而過,也不會重點強調,畢竟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談論性這個話題也有點尷尬,就是因為這兩方麵的教育缺失,才會發生這麼多的悲劇事件,中學生對於性有點懵懂,想越過這個雷區,根本就不知道會發生的事情。上述故事的女學生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被男學生帶去開房,根本就不會設想到後果會是什麼樣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女孩子的家長還是男孩子的家長,都應該重點和孩子們談一下性這個話題,告訴她們,你們年紀小,不應該想去嚐試這個禁果,這是對你自己不負責也是對她人不負責,既然相互喜歡請尊重對方,我們無法阻止你們相戀,但是請讓這段戀愛繼續純粹下去。

1.jpg

2.作家羅鬆也講過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女孩

  一個步入青春期的高中女孩淩晨才回家,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盡量喝,喝醉,爸爸帶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台上。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就是你的極限。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總結:上述故事的父親對女兒淩晨回家就特別的寬容,沒有謾罵和詢問,隻是在幾天後約女兒去喝酒,等到女兒醉倒的時候告訴女兒你知道你喝酒的極限在哪,我可以在你醉倒的時候安全將你帶回家,可是其他人不會,在我身邊無論你怎麼喝酒撒野都可以,但是這個世界上的壞人很多,我不可能永遠在你身邊保護你,所以你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對於女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底線教育。

  第二個故事關於男孩

  一個14歲男孩,在書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可是身上沒帶那麼多錢,於是就偷偷把書藏進了懷裏,不料卻被老板發現了,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很快,孩子的父親趕到了。男孩低著頭,等待父親的大罵。但父親並沒罵他,而是對書亭老板說:“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隻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做的。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出了派出所,父親對孩子說:“人這一輩子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裏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總結:上述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未成年的小男孩看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因為身上的錢沒有帶夠就選擇偷,最後被老板發現,就叫來了家長,男孩以為等到的是父親的大罵,結果父親並沒有,而是借這個事情教育了男孩一頓,男孩子是有自尊的,無論是做了什麼錯事,一定不要在公眾場合罵自己的孩子,能講道理的時候一定要講道理,這個道理對於男孩來說一生都會銘記,一生受用,對男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陽光教育。

2.jpg

3.什麼是底線教育呢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虎媽貓爸》有這麼一個劇情:羅茜茜剛被保送直博的時候,博導陳小武開車帶羅茜茜到他姐姐家,進門不久他就把防盜門反鎖了,然後開始講他和師母關係不好……然後他就要霸王硬上弓。羅茜茜就大哭大鬧起來,陳小武生怕驚動了鄰居,於是立馬停止了侵犯。事後,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羅茜茜尋求交換生項目,毅然出了國。羅茜茜沒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迫於導師的打壓和恐嚇而默默忍受。因為父親對她說過一句話:“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身體,以換求什麼好處。”所以關鍵時刻,她選擇了抗爭。

  何為身體底線教育?身為父母一定要告誡女兒: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我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女兒回答:“夠了。”父親又說:“想買什麼就買,別虧自己。”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父親覺得奇怪:“怎麼了?”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裏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麥當勞……”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隻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裏要錢。”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對女兒哦:“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費。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這位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在給女兒灌輸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

  “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作家柒柒曾寫過一慘痛經曆:大三時,她愛上一個男生,為了討好這個男生,她低到了塵埃裏。男生喜歡吃魚,柒柒就在寒冽的冬晨,在河邊守候數小時,為他買最新鮮的魚。兩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柒柒也要站一整夜的綠皮火車,去他的城市,跟他說聲對不起。大冬天,例假來了,她蹲在地上,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幹幹淨淨。柒柒以為,這樣就能換來他的真愛。可她熬好魚湯,電話他回來吃飯時,換來的是一聲:“煩不煩,我正忙。”她將幹淨的衣服放到他麵前時,換來的是一句:“這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即便這麼忍氣吞聲,柒柒最後還是失去了他。多年後,回憶這段感情經曆時,柒柒這樣寫道:“我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我讓出一席之地,後來才知道: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所以現在,柒柒總是給女兒強調一個“感情底線”:“不要在一個不愛你的人身上浪費時間。更不要為他無底線地犧牲自己,因為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我們一生中,總難免遇到惡人。當遭遇惡人時,如果你沒有能力和歹徒鬥爭,就應該打迂回的戰鬥,不管手中的東西有多麼重要,都不應該和其發生正麵衝突。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舍財保命。”

  因此一定要教育女兒:生命高於一切,沒有什麼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我們一生中,也總難免遇到傷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傷心事,都不能選擇終結生命,自殺是解決問題中最愚蠢的辦法。”

3.jpg

4.什麼是陽光教育呢

  第一個陽光教育:冒險教育

  我發小劉宇是搞地質勘測的,他最喜歡帶兒子去探險。比如,上周他就帶兒子小劉野營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孫子去:“那個山太陡了,摔了咋辦?”“還有野豬,危險得很。”但劉宇偷偷對媽媽說:“其實就是一個普通旅遊景區,我告訴他可能有野豬出沒,是想練練他的膽。”那晚,父子倆在帳篷裏,似乎聽到了野豬的叫聲。劉宇把一根木棒遞給兒子,自己也抄起一根,假裝守衛起來。這樣的“冒險教育”,讓他家小兒子的膽子比一般小孩大,十足的男子漢氣息。現在總有很多家長這樣教育兒子:“那裏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一個男孩子,應該要具有冒險精神的。

  第二個陽光教育:規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一個教育故事: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孩子說:“嗯,我要報仇。”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裏一樣,用劍刺他。”“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我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那我們算了吧。”“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好,爸爸支持你。”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得增加一個“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一想,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試一試。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因為不堪導師騷擾而自殺;中興程序員歐建新,因為不堪被公司辭退而自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之所以選擇自殺,就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前段時間,在央視看到一故事。一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那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車子壞了。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一趴兩小時。車修好,衝上山頂那一刻,他告訴兒子:“你記住,人生就是這樣。關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衝,衝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這位父親隻有小學文化,但他給了孩子很多這樣的挫折教育,後來,他兒子考上了博士。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我之所以能跳出農門考上博士,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告訴我: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而是麵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第四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務員朋友,講過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他爸在他暗戀一個姑娘時說:“一個姑娘不會因為你專一癡情而喜歡你,隻會因為你優秀而喜歡你。”朋友感歎:真是醍醐灌頂。初中一年級,他爸問他:“怎麼才能讓別人尊重你?”“我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我。”“錯了。是實力。”朋友感歎:太他媽深刻了。他父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但說話從來輕聲細語,隻對他說過一句狠話:“不要妄想我會給你報銷發票。”朋友感歎:這句話,成了我的做事準則。後來,他身邊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獄,但他卻一直清清白白、平安無事。他感歎:“所以我一直很感謝我父親。”

4.jpg

  總結:上述的三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開房還是深夜回家或者是偷東西,孩子在做錯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在第一時間都不應該教訓孩子,而是要講道理,告訴她們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通常大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孩子們在讀書期間的性格都是很叛逆的,你越是不讓我做,我就越要做,最後產生的後果就隻能一個家庭去承擔,這個時候已經晚了不是麼?所以請像對待一個同齡人一樣和自己的孩子談談心,或許效果會更好,這裏對於中國的父母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多和孩子講一下性這個問題,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樣在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們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避免錯誤的發生,更多情感教育可關注三八女性網。

推薦閱讀:

我們應不應該給孩子科普性知識?

不要臉紅羞澀!生理課上的女性知識你需要懂

必須教育當代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主要內容

想了解更多情感資訊,請訪問: 情感
本文來源://m.szbrtjy.com/2018/0503/1041996.html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